
延吉锦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室 付杨 摄
这是一家从事动画制作、软件开发的高科技公司,近年来参与制作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一批耳熟能详的动画片,在延边同行业中做得有声有色。而谁也未曾想,这家开创延边动漫“旗舰”企业的总经理,竟是“半路出家”。

韩成浩 王晓彤 摄

韩成浩与公司员工交流 王晓彤 摄
1997年,韩成浩离开家乡到辽宁丹东做贸易生意。由于当时贸易行业不景气,本想大干一场的韩成浩却狠狠地“摔了一跤”——负债二百多万元。这对他是个巨大打击。没过多久,在一位从事动漫行业的朋友帮助下,韩成浩转行投身动漫制作。“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当时我对动漫一窍不通,只能苦心钻研去学习。”韩成浩说,这一学就是三年。

动漫绘制员正在进行中期制作 付杨 摄

动漫绘制员在手绘板上不停地修改动漫人物 付杨 摄
2003年,韩成浩与长春电影制片厂合作制作出自己人生第一部动画片《千千问》。该片在央视一经播出,获得广泛好评。这给了韩成浩极大的鼓舞,他开始不断接活儿,全心全意做起动漫服务外包。
2004年,韩成浩带领团队与北京动画学院合作,历时4个月制成《小兵张嘎》动画电影,并在2005年的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中被评为优秀动画片。这部动画电影是韩成浩动漫路上的“突破点”,让他在全国的动漫业中小有名气。

动画电影中的场景以延边和龙农村为原型 截图

动画电影结尾字幕上出现韩成浩的名字 截图
自此之后,很多动画制作商都有意与韩成浩合作,他又接下央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期制作工作。 2013年,韩成浩回到了家乡,成立延吉锦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韩成浩把《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个项目也带了回来。“在2015年春节的贺岁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草原奇遇》中,我们参与了部分动画设计,影片中农村的场景就采用了和龙农村的景象,在影片中加入了延边元素。”韩成浩坦言,返乡创业看中的是高新区的优惠政策、良好的工作环境、专业技术人才优势。他的公司也成为入驻延吉高新区科技创新园的第一家企业。
在韩成浩及团队的坚持努力下,公司逐渐声名鹊起,以延吉总公司为核心,分公司分布图们、辽宁丹东、朝鲜平壤等地。参与多部影视动画的制作,并与国内外30多家公司保持常年合作关系,外包订单不断从各地飞来,数量逐年飞跃增长。同时,公司还开展残疾人士帮扶工作,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提供就业岗位。“未来打算做原创动漫,将延边朝鲜族民间故事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延吉民族特色的动漫文化,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韩成浩说。
本报记者 王胜男
【责编 王春荣】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