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延吉故事是——《承载几代人的回忆,见证延吉繁荣富强》
延吉西市场,它陪伴了太多人的青春年华,留给延吉人太多的记忆;它是儿时开学前的书包;它是新年梦中的新衣;它是全家人聚在一起的一顿好饭……“西市场”早已成为人们难以割舍的情感,承载了太多人的创业故事,早已沉淀成人们心中不变的记忆。提到延吉西市场你会想到什么?逛街购物的代名词?各式各样的小吃?年货一站式购物场所?
延吉西市场始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诞生之初只是一个单一的农贸集市,随着时间的变迁,它已发展成为一个有1.5万多平方米经营场地的巨大市场,包括三层的东楼、二层西楼以及露天场院三大部分。30年,延吉西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客流稀疏到人潮拥挤,俨然成为延边州人员最密集的商场。它在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在经济发展、安置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延边人民对西市场的深厚感情,不只是有名、重要,更有一种情结蕴含其中,对于不同年代的人来说,西市场又有着不同的回忆。
对我而言,西市场的记忆始于中学,我的父母为了我能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将我从龙井市的一个小乡村转学到延吉市第四中学读书,直到那时候我才真正见到西市场的庐山真面目,琳琅满目的商品,人山人海拥挤的景象,还有各种嘈杂的吆喝声···在这里我和妈妈学会了砍价,老板喊60,我就说30;老板喊80,我就说40,如果老板说你再填点儿,我转头就走。结果嘛,老板肯定又会喊你回来,这种讨价还价的方式我屡试不爽,每次都能装作一切没有发生过一样美滋滋的去领我的战胜品!如今我定居延吉,对西市场的情怀依然不变,每次给亲朋好友选购特产时我都会到西市场挑一挑,选一选···
我身边还有这样一位熟人江老板,他更是亲身经历见证了西市场的变迁,26年前,年仅18岁的江先生来到延吉,他的创业第一站便是西市场。江先生说:“凡是在西市场工作过的,肯定都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奋斗史。1990年,服装行业发生了质与量的飞跃,随即迎来了销售高潮。周边县市的商贩都到西市场批发进货,那个时候的销售方式以批发为主,一个柜台一天的利润就能达到一两万元,甚至更多。西市场一度成为东北三省最大的市场,曾被国家评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市场,为延吉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光荏苒,西市场经过岁月的蹉跎,由最开始的“豪华装”,伦落为简陋的装饰,裸露的墙壁和管道,越来越拥挤的摊位,狭窄而堆满货物的走廊,这个开放式原生态大市场渐渐出现了消防、抗震等重大安全隐患。
2015年10月,为彻底解决西市场各类安全隐患,市政府决定投资对西市场进行拆除重建。拆旧建新,这是历史的前进,发展的标志,2015年12月初,西市场正式关闭,并在“大千城”设立过渡安置经营场所,待西市场重建交付使用后迁回到新楼内继续经营。此次改造工作中,政府坚持“市场原有功能不变,百姓市场定位不变,服务大众宗旨不变”的原则,把西市场建设成安全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交通便利、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型综合市场。
数以万计的百姓们翘首以待,期盼着早日看到西市场庐山真面目。我相信2018年,延吉西市场将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与全州人民见面,它必定延续延吉百姓购物记忆,成为商圈核心和城市地标,续写着属于延吉市、属于延边人的故事,祝愿未来的西市场明天会更好!祝愿未来的延吉更加美好!
【责编 王春荣】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