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土地开发与整治(六)

2018-11-02 延吉新闻网
延吉市园艺农场简介
延吉市园艺农场座落在延吉市西郊,南与布尔哈通河隔道相望,北与兴安乡接壤,东邻延边大学,西连小营乡吉兴村。延古市园艺农场于1953年3月建场。当时场地面积为36公顷,职工只有30名。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到1990年末,已经走出单一经营的狭区,发展成为集农、副、牧、工、商业于一体的、现代化的综合型国营农场。年创总产值1680.1万元,利润231.8万元,1216名职工人均收入3204元。农场占地总面积685公顷,其中北部丘陵果园540公顷,菜田67公顷(含东郊飞机场处菜田35公顷),4个养鸡场占地7公顷,厂房建筑面积2324 平方米,道路与人工防护林占地面积78公顷。进入80年代后,再辟商业区于西市场路北,建起一座综合性商业大楼(为四层建筑),建筑面积为3546平方米。还开设了凤凰酒楼、天鹅图片社等餐饮服务业网点。农场场部建在延西街距公国桥1 00米处的公路北。1部办公楼为三层建筑,占地面积3 500平方米,建筑而积1779平方米。
五、林地开发
清政府在延古一带设南荒围场200多年,当时这里森林茂密山清水秀。自解除封禁制,实行移民政策以来,由于毁林垦植,森林资源开始遭到破坏,南岗分局招呈时期,就毁坏森林开垦耕地达1.8万多公顷。到1915年,有林地面积为10.6万公顷,其中疏林地2.9万公顷,中密林7.7万公顷。1935年《延吉县一般状况》记载:延吉在未设置前,全境几尽林区。自开垦后,修盖房屋、健筑桥梁用途日广,以至到处伐术,使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现市区附近已无森林。据调查,其距县较远地方尚有三道湾,后因多为匪盘居之区,无敢旨险人山采伐者。适地方治安稍见恢复,复奉令禁止滥伐,故大多数森林得以保全。但后来由于连年成争,特别是东北沦陷时期,侵略者乱砍滥伐,成片毁林使森林资源屡遭破坏。1922年10月,在依兰沟成立石川果木所,常年经费古大洋2 500元:1925年10月,东亚兴采木所成立,位于三道湾,常年经费吉大洋2 000元; 1929年3月,成立富林采木所,位于梨树沟,常年经费吉大洋1万元。1949年,有林地而积8.5万公顷。
为了有计划地管理林业资源,官统二年(1910年)成立森林警察。东北沦陷时期,各林场被剥夺所有权,设营林局,林业实行国有,日本侵略 者对延吉林业实行疯狂的掠年式经营。1948年,吉林省林务局设延吉林务所,1955年证年吉市设营林科,对延吉林业用地进行统一管理。
从50年代起,延吉市人民政府就发动群力众开展植树造林活动。1959年,延古市首属建成。占地面积931公顺,可台5380公顷。到0,国营处体及个人造林389.3公顷。1962年开始,制定了绿化帽儿山的长远规划,根据周恩来总理“开发、绿化帽儿山”的指示,按照规划逐年造林。1965年林木而积达1000余公顷。
“文化大革命”时期,植树造林活动几乎停止。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植树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民政府充分利用宜林荒山荒滩,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植树造林活动。1979~1985年共造林2126.4公顷;1986年退耕还林2914公顷;1987年退耕还林3683公顷:1988年退耕还林2177公顷,造林1083公顷,其中,国营造林258公顷:1989年选林1424公顷;其中,国营造林418.7公顷,乡村造林1 003.4公顷(义务植树193公顷);1991年选林740公顷,其中国营造林426公顷,乡村造林314公顷(义务植树102万株),育苗4公顷,1992年全市造林608公顷,其中国营造林368公顷,乡村造林240公顷,(义务植树109万株);1994年造林491公顷,其中国有单位造林296公顷,乡村造林195公顷,封山育林7535公顷(其中本年新封1 060公顷); 1995年造林375公顷,其中,国有单位造林294公顷,乡村造林81公顷。
1963年延吉市有林地面积达到403299公顷;1975年有林地面积787公顷(1964年依兰乡、烟集乡、长安乡划归延吉县[今龙井市]); 1985年有林地面积8 986公顷; 1992 年森林面积103 954 公顷; 1994 年林地面积105 516公顷; 1995 年林地面积105 527公顷。见表2-1-6。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新闻 创城 直播 看见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