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籍管理(五)

2018-12-05 延吉新闻网
第四节 地籍信息管理

一、地籍档案管理

地箱档案管又称地籍档案工作。是指以地籍档案为工作对象而进行收集整理、分类细目、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等各项活动的总称。地籍档案工作是地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吉市土地管理局历年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市土地管理局刚成立就设立档案资料室,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1995年已有3名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其中大学本科2名,中专文凭1名。各科室、队、所配备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本部门土地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

为了保障档案的保存质量,土地管理局先后购置档案柜100多节,微机一台,摄像机、录像机、录音机、照像机各一台,吸尘器、灭火器各一部,还备有防火、防光、防盗、防潮、防虫、防鼠、防尘等防护措施,并设有专门档案资料室80多平方米。这些装备满足了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延吉市土地管理局档案全宗号为62号(延吉市土地管理局成立后由市档案馆编排的全宗号)。其档案来源:局内综合科、审批科、地籍科、计财室、土地监察大队、土地勘测规划队、土地权属变更所以及6个乡(镇)、 9个街道土地管理所在进行土地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声像材料和上级政府、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有关土地管理文件材料,其中主要是地籍资料。

为了加强土地档案管理,档案室制定《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土地管理档案归档范围、各类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管理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立卷归档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统计制度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使归档的文件材料齐全、完整,案卷符合土地档案管理的质量标准。

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建立综合档案室的要求》和“一个单位全部档案应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以及国家土地管理局印发的《县级土地管理档案统一分类方案》精神,局档案室将全部档案进行科学分类。分别设置综合类、计划财务类、地籍管理类、土地利用规划类、建设用地类、土地监察类、土地宣教科技类、土地管理声像资料类等八大类。

为了使档案更好地、方便地为全社会服务,档案室还编制了《总目录》、《分类目录》、《盒内目录》、《地籍档案台帐》、《延吉市土地管理局组织机构沿革》、《延吉市城区街道、胡同简介》等多部材料。

1990年11月,延吉市土地管理局档案室被列为省三级档案室; 1991年 10月末,通过省、州档案局鉴定,被晋升为省二级档案室;1992年10月,延吉市土地档案室在省内土地管理系统首家进入省一级档案室行列。1995年被评为全省档案管理先进单位。

二、微机信息管理

1993年延吉市被确定为国家土地管理局新技术示范基地。1993年8月,在延吉市召开首届全国新技术示范基地工作座谈会。

为了适应微机信息软件技术的开发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经市编委同意,延吉市土地管理局于1993年公开向社会招聘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先后有37人应聘。经省土地信息中心高级技术人员出题笔试、面试及现场操作等严格考试,最后从北京计算机应用开发公司、延边炼油厂、延边卷烟厂录用三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专门从事土地信息系统开发研制工作。现从事此项工作的已有六名。

为确保信息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延吉市土地管理局先后投资200万元,主要购置小型机1台、微机14台、终端4台、绘图仪1台、数字化仪1台、扫描仪1台、可擦写光盘1台等硬件设备,还配备有干燥器、防水器等防备设施。此外,还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唛迫因否(Mapinfo)土地信息系统软件。

经过三年的开发研究,延吉市土地管理局作为国家土地管理局新技术示范基地,做出很多的成绩。

首先,从基础抓起,主要包括:土地档案管理系统、地籍调查软件系统、土地详查软件系统、地籍管理系统、土地监察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特别是引进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唛迫因否(Mapinfo)土地信息系统软件,经二次开发改造后,具有较强的图形处理和信息叠加协调查询功能。这些软件成果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业务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其次,狠抓了以城镇地籍调查为核心的土地信息的采集、整理、更新工作。到1995年末,已结束的延吉市建成区2600公顷地籍调查,有61.7%的城区面积是采用全解析计算机辅助成图法完成的,从而实现了数据、图件、面积汇总一步到位的自动化信息网络建设。其中1990年至1991年手测地籍图件共138幅,全部输入到微机中。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新闻 创城 直播 看见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