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认为,四季阴阳轮回,从夏至开始,阳气开始减弱,到了白露节气,草木上已经有“露”水,原本潜藏的阴气也已经“露”了出来,白露节气的“白”,不仅仅是颜色的白,还暗含四季的秋、四方中的西方、五行中的金。
进入白露后,气温也迅速下降,所以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农谚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因此在白露时节,人们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以防感冒。

白露分三候,第一候,“鸿雁来”,雁是候鸟,在北方生儿育女,是他们的故乡,它们到南方过冬,叫“来”。第二候,“元鸟归”,元鸟就是燕子,燕子也是候鸟,它们在南方生儿育女,回到南方叫“归”,一直待到第二年的春末夏初。第三候,“群鸟养羞”,羞,通“馐”,食物的意思,到了白露节气,鸟也要储存过冬的食物了,这就是“养羞”。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节气中每一个“立”都是转折点。立秋之后,到了白露节气,繁花似锦的春天、烈火烹油的夏天,就开始让位于秋天的萧瑟和冬天的寒冷。所以写白露的诗,都透着一股凉意,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写白露最动人的诗篇,动人之处是把白露的凉意与故乡的暖意写到了一起。

在白露、秋分前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就是中秋节。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除了过年,中秋大概是最重要的节日了。中国人对天上的一轮明月充满了感情,赋予了最美好的想象和寄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赋予了中秋无限的诗意。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倏忽之间,一年已过了大半,岁月如此
不能挽留,能挽留的只有我们自己的心境。
(记者 王晓彤)
【责编 王春荣】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