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加保障 为游客畅游保驾护航
“五一”期间,志愿者们身穿建工街道统一制作、印有“建工志愿服务队”标识的蓝马甲,化身“引导员”“宣传员”“巡逻员”“保洁员”,在景区门口、园内设置“党员先锋岗”“红色志愿代办点”“党员义务咨询台”等,协助景区维护秩序,发放文明旅游宣传单,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咨询及引导服务,并做好景区内安全巡逻、卫生清理等工作;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门前、建工街道红树林日间照料中心开展民俗美食体验活动,长新社区志愿者、辖区朝鲜族阿迈50余人一起制作紫菜饭、辣白菜等,送给游客品尝,大家赞不绝口,志愿者还为游客讲解民俗美食的由来,现场600余名游客参与民俗体验;建工街道两新组织延吉和润村镇银行还为游客准备了雨伞,以备不时之需;组建应急处突队伍,每天出动救护车1台、应急车辆5台;安排4处日间照料中心、2个较大社区的会议室作为游客应急民宿,准备被褥100余套;在“不夜城”美食街设立游客服务站,节日期间,每晚安排10名青年志愿者为游客提供免费充电、矿泉水、湿巾纸巾、拍照等服务,服务游客2万余人次,并及时清理周边果皮纸屑等垃圾,营造干净、整洁、温馨的夜生活环境;同时,印制并向游客发放《建工街道民宿餐饮药店导视图》宣传册。经实地踏查辖区内126家餐饮商户,以规模较大、干净卫生、服务优质,具有民族特色为标准,选取56家餐饮店,游客到店就餐可享受8至9折或赠送1至2道民俗菜品优惠,为前来“两园”游览的外地游客提供提前预约等服务。



“民俗园是国家4A级景区,汇集民族文化演艺、非遗文化体验、民俗庆典活动、百年老宅游赏、美食体验、静享民宿、民族文化特产展示等众多业态……”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来自通化的游客张诗晴不仅听得仔细,还用手机录下了讲解内容。张诗晴说,她也是讲解员,对各城市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志愿者提供的免费讲解让她收获了惊喜。为让游客深入了解朝鲜族民俗文化,建工街道通过前期诵读比赛、反复“打磨”,选拔出8名解说员,在园内为游客循环解说各旅游景点,多维度、全方位解读朝鲜族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迎接游客,特色歌舞表演必不可少。“五一”期间,建工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辖区各文艺团队等70余人组成民俗演出队,每天为游客表演两场歌舞节目,并与游客互动,让游客感受延吉浓郁的民风、民俗、民情,对朝鲜族民俗文化有了更直观、近距离、深层次的了解。有的游客不但被热情的演出人员邀请共舞,还因参与互动,收到主持人赠送的礼物,让他们不虚此行,纷纷表示,回去之后会向身边的朋友推荐延吉,自己也会再来。


春节以来,延吉市迎来旅游高峰,“两园”成为游客必到的打卡地。为有效破解旅游园区力量不足等问题,助力民俗旅游,从年初开始,建工街道就制定出台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五一”小长假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及8个专班,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召开迎战“五一”小长假部署会、推进会,向全街区发布动员令,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动能,高位推进各项筹备工作有序展开;由市委两新工委牵头,属地建工街道具体实施,适时成立了“两园”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努力建设成为团结凝聚广大员工、助推企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投资10余万元打造富有党建元素的室内外阵地,让广大游客时刻感受到党就在身边的浓厚氛围;创新推行“党建+民俗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以组织引领、示范引领、情感引领“三引领”为核心,着力推动园区党建形成声势、扩大影响、建成品牌,不断提升园区旅游服务品质。携手辖区两新组织延边龙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宣传推介,15名网红达人到现场直播30余场次,直播观看量65万余次,发布短视频25条,累计播放量85万余次;州、市新闻媒体发布新闻稿件5篇,短视频8条,累计播放量20万余次。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