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幼儿园 非遗润童心 文化共传承

2024-11-29 延吉新闻网
  “看!这是我做的漆扇,像不像一片淡蓝色的大海?”“我们用废旧纸张成功做出了漂亮的花草纸”“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遇到了许多妖魔鬼怪……”在六一幼儿园非遗文化体验馆里,每天都会展现出孩子们参与“非遗文化”体验游戏的开心场面。为了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热爱,本学期,六一幼儿园精心打造了专属的“非遗文化”体验空间,将古法造纸、皮影戏、编织、陶泥、漆扇等多种非遗文化搬进课堂,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


  在造纸活动中,孩子们目睹了造纸术的神奇过程。从将废旧纸张浸泡、搅拌成纸浆,到用滤网抄纸、晾晒成型,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新奇与挑战。孩子们小手拉大手,认真学习这一古老技艺,感受着纸张从无到有的奇妙变化,对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伟大发明有了深入了解。

  制陶区里热闹非凡。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柔软的陶土捏塑成各种形状,有的制作可爱的小动物,有的打造精美的小餐具,有的在陶瓷器具上面创意作画。看着手中的陶土逐渐有了模样,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当了解到“陶瓷”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 “使者” 作用时,孩子们的眼中更是对这一传统瑰宝充满了崇敬。

  编织区里,五颜六色的彩绳在孩子们的小手中穿梭。他们尝试着编织简单的手链、小挂件,尽管手法稚嫩,但那份专注令人动容。在编织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手部精细动作,还让他们领略到传统编织工艺中蕴含的耐心与匠心。

  皮影戏表演区,光影交错,孩子们被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深深吸引。他们好奇地摆弄着皮影人偶,在幕后表演着名著故事,感受着光与影的奇妙结合,对民间艺人的智慧和表演才能惊叹不已。

  在漆扇操作台前,孩子们发挥着自己的创意与想象,利用非遗漆艺让鲜艳的色彩布满扇面。一把把独一无二的漆扇在他们手中诞生,每一把都承载着孩子们对美的理解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与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以及经验智慧,是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六一幼儿园将“非遗”融入课程,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旨在通过环境、材料的支持,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非遗传承的种子,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新闻 创城 直播 看见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