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县基质鲜食人参入驻国家地理标志农博园

2025-04-23 延吉新闻网
  记者近日从汪清县获悉,汪清县培育的基质鲜食人参正式入驻国家地理标志农博园。这一成果对于汪清县基质鲜食人参进一步拓展市场,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19年,汪清县农业农村局便积极联合延边大学、延边农科院,开展了一项极具创新性的科研项目——利用黑木耳废弃菌袋制作人参种植专用基质。该项目以黑木耳菌糠为主要原料,与猪粪混合后进行发酵分解,再通过添加微量元素调节酸碱度,成功制成了人参专用基质,实现了废弃菌包的“变废为宝”。基质鲜食人参的种植模式优势显著,无需占用林地与农用地,只需在温室大棚或专用器具内铺设基质,移栽3年生参苗后,全程无需施用农药和化肥,完全依靠基质营养生长,大约45天即可收获一茬。经权威检测,基质人参的根、茎、叶全株皆可食用,其有效成分含量高于五六年生园参以及15年林下参,皂苷含量更是接近野山参。该产品多以“人参菜”的形式进入市场,可用于榨汁、烹饪入菜,故而得名“鲜食人参”。到了2021年,汪清县农业农村局再度携手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成功研发出基质人参反季节种植技术,打破了人参冬季休眠的特性,实现了四季种植。
 
  近年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大力帮扶下,汪清县已成功售出鲜食人参4.2万棵,单棵均价达15.5元,产品主要销往上海、浙江等地。据项目技术负责人程金良介绍,目前基质人参种植技术已相当成熟,完全具备规模化推广条件。然而,当前市场对该产品的认知度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销售。此次基质鲜食人参入驻国家地理标志农博园,引发了众多市民围观以及主播的关注,有望借此契机大幅提升产品的知晓率,拓宽销售渠道,有力推动汪清人参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家地理标志农博园由国家地理标志协会执行会长单位——浙江荟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是一个集农产品展销、品牌孵化、农业文旅、乡村振兴于一体的大型农业综合体。自开园以来,积极与顶级直播平台合作,采用“线上溯源直播+线下办展”的创新模式,为全国2000余种地理标志农产品搭建了展示销售的优质窗口,助力各地农特产品实现品牌与市场影响力的双提升。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茂
 
来源:延边新闻网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新闻 创城 直播 看见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