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源头预防方面,法院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房屋登记、工伤认定等重点领域,组建“法官服务专班”,梳理法律风险点,以司法审查标准规范行政流程,全年提出专项法律意见60余条。同时主动介入社会治理,如在民俗园“小蜜蜂”现象治理中提出“联合执法+劝导整改+合规引导”模式,推动行政机关从“被动合规”向“主动规范”转变。
在前端化解方面,法院将行政庭迁至综治中心,建立“信息共享、线索互移、联合化解”机制,对苗头性纠纷提前介入,并组建“法官+行政业务骨干”联合小组化解复杂纠纷。截至目前,已发出《自我纠正建议书》20件,化解涉及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案件7件,推动43件案件庭前撤诉,化解争议金额超900万元。
在后端提质方面,法院完善负责人出庭应诉机制,推行“负责人出庭+执法人员旁听+庭后座谈”模式,出庭率达100%。复议期间协助化解纠纷30余件,诉中化解行政纠纷12件。通过组织6次普法宣传和5次“以庭代训”庭审教学,覆盖超2000人次,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的效果,有效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初审:旦增珠扎
复审:季芳旭
终审:王春荣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