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奋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延吉样板”

2025-11-14 季芳旭 延吉新闻网
  从线上专栏的温情故事,到线下宣讲的深情互动;从各族青少年心手相连,到天南地北的游客齐聚延吉……2025年以来,延吉市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勇担首府之责,用一个个务实举措、一场场精彩活动,在边疆大地上绘就民族团结的动人画卷,奋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延吉样板”。


  为推动“铸牢”理念入脑入心,延吉市创新搭建“线上+线下+赛事”三维宣传网络,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线上,“红石榴小课堂”“民族团结故事”等专栏持续更新,相关优质内容频频亮相国家级平台;线下,“红石榴”宣讲团奔走在街头巷尾,全年700余场宣讲覆盖群众超2万人次;赛事活动寓教于乐,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轮番上演,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欢声笑语中传递。


  今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延吉市好戏连台:音乐思政课启迪心灵,文化展演绽放魅力,邻里互动温暖人心……184场系列活动累计吸引28万人次参与。域内300余处LED屏滚动播放民族团结标语,500张主题海报装点大街小巷,1000本知识手册送进千家万户,整座城市沉浸在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中。


  在这片热土上,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北山街道丹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淑清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市公安局获评省级先进集体,金灿、安艳获评省级先进个人。延吉市以此为契机,积极营造学习先进、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助力文河社区、丹青社区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焕发新光彩,太兴村旅游促“三交”试点项目稳步推进,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搭建起坚实平台。


  研学文旅并进,交融走深走实。今年,“石榴籽吉林行”活动让北京、延吉两地的青少年相聚在一起,共同品味美食、体验冰雪、参观红色基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石榴花开向未来”非遗游学活动带领各族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在文化溯源中增进认同;“五一”期间,“来多彩延边 探边境春韵”活动,免费接待全国62个家庭160名游客,提供专车接送、民俗演出、美食体验等贴心服务,广受好评;端午时节,“话粽情端午”活动吸引300余名游客到延吉游玩体验……这些精心设计的研学、文旅项目,成为增进民族情谊的“黏合剂”。


  延吉市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基石。成功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667万元,落地实施6个基建项目和2个产业项目,为企业精准申请贴息524万元,有效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同时,全面开展城乡双语标识规范化建设,整改不规范牌匾1600余处,优质完成翻译20余万字,规范制作双语标识5800余个,让民族团结的温度体现在城市的每一个细节中。


  延吉市民宗局副局长张伟表示,民族团结工作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幸福工程,我们现有的成绩不是终点,而是更高的起点。下一步,将继续聚焦“融”字做文章,在服务中引导,在引导中深化,让民族团结的幸福之花在延吉绽放得更加绚烂,让“延吉样板”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如今,漫步在延吉街头,既能感受到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也能见证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生动实践。一幅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美丽图景,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初审:季芳旭
复审:李军广
终审:王春荣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新闻 创城 直播 看见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