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延边日报社“非凡‘十四五’ 奋进‘十五五’ ”主题调研采访团走进延吉市,循着发展脉络,探寻这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非凡成就,深入挖掘并记录各族人民在全会精神指引下,于火热实践中真抓实干、共创未来的动人故事与奋进风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融血脉
“红石榴电影院夏天放映红色电影时,200人的阶梯观影区总是座无虚席。”延吉市建工街道延虹社区党委书记安艳的话语中满是自豪。在这个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里,民族团结游园的彩绸与民族宣传大院的喝彩声交织,各族居民以秧歌传情、以乒乓会友,勾勒出互嵌式社区的幸福图景。

社区的生动实践,是延吉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发展全过程的缩影。“十四五”期间,延吉市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落实“四个第一”,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的“第一政治议题”、党员干部培训的“第一政治课程”、各级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第一政治责任”、检验干部能力的“第一政治标准”,推动各项工作自觉向主线聚焦用力。
“红石榴”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四个故事”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全市主要街路和高铁站、机场、城市出入口等显著位置及“两河”沿岸设置的“铸牢”主题景观小品与文化展板相得益彰;无人机表演秀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元素,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具象可感;知识竞赛以赛促学,青少年演讲比赛以言寄情,潜移默化中筑牢思想根基;互嵌式社区与旅游促“三交”基地相继建成,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里的特色活动暖意融融,延吉花灯文化旅游节、中甲主场赛事等载体搭建起情感桥梁,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与文化体验中增进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中心成为历史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现场体验教育的大课堂;“音乐思政课进校园”“开学第一课”“雷锋精神代代传”等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学生心田……如今,民族团结已成为延吉的城市基因,为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产业升级强根基
11月11日,全国县域经济专业研究机构中郡研究所发布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强县榜单,延吉市再度入围,排名位列吉林省第一。这份延续25载的荣耀,见证着“十四五”期间延吉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现代化根基的坚实步伐。

工业转型铸就硬核实力。延边长白山印务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全自动喷码机组以每小时6000张的速度运转,寥寥数名工人在屏幕前精准操控。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该企业凭借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与数字化生产线,产销规模稳居东北三省前列,服务20多家中烟企业,彰显“延吉智造”的底气。“十四五”期间,延吉市工业产业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为主线,不断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迈进。申报省级智改数转项目13个,延吉卷烟厂、汇升新型材料成功获评省级智能工厂,龙川包装被纳入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项目,成功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7项,高新技术企业达45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超50户,创新驱动让产业筋骨更壮。细胞产业园、吉浙对口合作产业基地建设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稳步推进,总投资1.2亿元的全芯微集成电路封测项目试生产启动,总投资3.2亿元的锦奕服饰生产基地即将投产……“十四五”期间,延吉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5%。
文旅融合擦亮城市名片。在携程“2026中国100必打卡目的地榜单”中,延吉市连续3年上榜。这份成绩背后,是“有一种生活叫延吉”品牌的持续升温。延吉网红弹幕墙、滨河云廊等新地标成为打卡热点,“夜游一条路”等精品路线串联起城市夜景,花灯节、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动让文化魅力尽情释放。“十四五”期间,延吉市获批国家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城市,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100万人次,文旅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强劲引擎。
多元发展拓宽增长空间。粮食总产量增长15.2%,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6.5%,筑牢粮食安全底线。规上服务业企业增至67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4.3%,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延吉跨境电商综试区、延吉—长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相继获批,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2倍增长,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75%,开放型经济能级显著提升。
厚植民生福祉,幸福底色更明亮
“滑冰场开业初期将有7天免费体验,之后也将实行低收费开放!”延吉市全民健身中心办公室主任金永霖的邀请,让市民充满期待。这个拥有2万多平方米室外滑冰场及多种运动场馆的惠民空间,只是延吉市“十四五”时期民生改善的一个缩影。
“环境更美了,道路更通畅了,居住更舒适了!”市民李先生的感慨道出了群众的心声。“绿美延吉”三年行动成效显著,58个游园广场、28条绿化街路让城市焕发新颜,78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使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提升至40.8%、43.1%。15条“断头路”被打通,城区路网密度达6.8公里/平方公里。283个老旧小区、1829栋楼房完成改造,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94.2%。

一连串跃动的数字,不仅勾勒出延吉昂扬的发展曲线,也擦亮了千家万户可感可及的幸福底色。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至44530元、23277元,腰包渐鼓让群众的笑容更甜。新建改造各类学校18所,新增学位3750个,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全覆盖,一系列教育惠民实事有力度更有温度。新建改造7家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累计让利1.1亿元,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构建。8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34个社区老年食堂、56个农村养老服务大院投入使用,养老服务从“基础保障”迈向“品质享老”。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历史交汇点,延吉市的发展蓝图愈发清晰。“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坚决扛起首府责任、展现首府担当。”延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金峰表示,延吉市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各项事业迈出新步伐、实现新跨越。
蓝图绘就千般景,踔厉奋发万象新。新征程上,这座边疆明珠将以更坚实的步伐、更昂扬的姿态,奋力书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玉敏/文 姜乃晗/图)
来源:延边新闻网
初审:王栋
复审:李军广
终审:王春荣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