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紧急救援 婴儿转运车破例飞奔延吉

2013-11-28 杨威 延吉新闻网
     “孩子刚出生三天,呼吸困难,一直在重症监护室,延边的医院说治不了,要转院,但是整个延边都没有新生儿专项救护车,路上孩子安全没法保障,不能转院,求助好心人帮忙!”11月26日晚,本报记者接到这样一条求助信息。

    孩子出生三天呼吸困难

    26日晚,本报记者收到求助信息后,立即与患儿父亲邵笑取得联系。邵笑是汪清县林业局一名职工,为了保证母子安全,特意从汪清来到医疗条件更好的延边妇幼医院生产。23日凌晨2时38分,妻子顺产生下男婴,七斤四两,当时家里人都高兴坏了。可随后传来的消息让他们的心悬了起来。
 
     “孩子呼吸困难,医生说可能是新生儿肺炎,就住进了重症监护室。”邵笑说,孩子住进重症监护室开始治疗,三天后,还没有好转,因医院设备有限,无法对孩子进行专项检查。医院建议转到吉大一院或北京儿童医院。

    转院迫在眉睫,但医生称,孩子情况危重,转院过程中必须有新生儿专项转运救护设备,普通救护车都不行,而整个延边都没有这种设备。

    “我们当时一听就傻了,延边没有,我们上哪找去啊?我们这一天就各处打电话问,后来终于问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有一套,是我省唯一的一套,但是人家那套设备基本不出长春。”邵笑告诉记者。
  
    吉大一院破例派车救患儿

    了解完情况后已是26日20时,记者立即连夜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严超英主任取得联系,严主任详细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后说,该科确实拥有全省唯一一套新生儿转运救护设备,包括呼吸机、氧气和新生儿的保温箱。一般情况下,这套设备不出长春,但遇到危重的新生儿也会到外地用于新生儿的转运,但因为路太远,从不去延边。
   
    “这个孩子情况这么严重,那么我们就破个例吧。”严主任随后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告知情况后,急救中心表示晚上高速封路,加上路实在难走,建议第二天早晨出发。

    高速交警开通绿色通道

    昨早当救护车准备妥当准备出发,却得知高速公路吉林到黄泥河段因为路况不好而封闭,高速之外的公路因为出现塌方无法通行。记者得知后,立即与高速公路交警支队延吉大队队长毛凤岐联系,请他帮忙协调。

    “这是救人的事,得帮忙。”毛凤岐立即与负责吉林段高速公路的大队取得联系,对方得知后,也愿意帮忙,为救护车开通绿色通道,破例放行。

    飞奔延吉 全力以赴

    昨日9时,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派出一辆救护车,载着价值百万的我省唯一一套新生儿转运专项救护设备,派出两名司机、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在严寒风雪中从长春赶赴延吉。

    16时,他们抵达延边妇幼医院,没有停歇,立即将患儿放入保温箱,连接上各种救援设备,启程赶赴长春。

    昨日22时47分,救护车终于顺利到达长春,因为路上遭遇风雪,比原定时间晚了两个小时。

    新生儿科主任严超英此时已经提前与患儿主治医生了解了病情,做了安排,患儿到达医院后,立即安排抢救治疗。经过治疗,目前孩子状况稳定。

    ■链接

    为啥全省只有一套新生儿转运救护设备?

    记者通过几个医生了解到,首先全省大多数医院没有新生儿科,没有治疗新生儿的专业医疗人员,不收治新生儿,所以这些医院不会购买这些设备。其次,因为新生儿不同于普通病人,刚出生,生命体征脆弱,一般只有危重患儿才需要转院,所以转运过程中需要的设备必须是新生儿专用的,呼吸机、氧气、保温箱,各项检测设备等都是只有新生儿才能使用的,这套设备价格比较昂贵,专业,面对的都是危重患儿,这种情况不常见,使用率不高,加上昂贵,所以全省只有实力雄厚且拥有新生儿科的吉大一院有一套。(记者:佚名)


【本网责编 付亚男】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新闻 创城 直播 看见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