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往事化作一缕云烟随历史飘散,但那散落在延吉周围的古代工程遗迹,却默默地见证这座城的沧桑与兴衰,在铺开的历史长卷中,向人们诉说着湮没在尘埃中的那段峥嵘岁月。
从即日起,延吉新闻网开设【延吉史话】专栏,细数那些年,发生在这片黑土地上的故事。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河流世世代代地滋润着大地、哺育着人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在延吉市就有这样两条河,养育着延边大地上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见证着延边经济的开发、文化的发展和延边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历史悠久的布尔哈通河
在美丽的边城延吉市中心,有一道清亮亮的河水穿城而过,把繁华的城市划分成河南、河北两大城区,河水给城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条美丽的河流就是布尔哈通河,这是一条发源于延边,又在延边境内完成自己全部流程的河流。布尔哈通河流经延边腹地的三市一县,流域面积7141平方公里,这里是延边开发最早、最为富庶、文化积淀最为丰厚的地区。

布尔哈通河

夜幕下美丽的布尔哈通河
布尔哈通河穿越榆树川峡谷后,先后进入龙井市、延吉市境内。在这里展开了一块布尔哈通河流域最大的平原——延吉平原,也有人叫作延吉盆地。穿城而过的布尔哈通河,记载着延吉源远流长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论证,在延吉这块热土上最早形成族群的,应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古肃慎人。到铁器时代,随着各民族的进入,又融合演化出一个新的共同体——沃沮人。上述既是长白山下最早的族群,也是延吉盆地上的先民。随着历史的发展,高句丽、粟末靺鞨人的渤海国,都在延吉周围布尔哈通河两岸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母亲河——烟集河
烟集河,被称为延吉市的母亲河。其正源发源于依兰镇石人村汪乾沟范家梨树园子北面的簸箕崴子,至延吉市延虹桥汇入布尔哈通河,从河源至河口总长40.8公里,流域面积231.2平方公里。

母亲河——烟集河

烟集河
由北来而南去的烟集河,流到今天依兰镇烟集村利民屯时,清清的河水,又目睹了一次重要的战斗。
1934年,日本侵略者疯狂地合村并屯修建集团部落,妄图用这种手段割断抗日武装力量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当时的烟集区(利民)集团部落是修建得比较早、防卫森严的一个,筑有土围墙和碉堡,还驻有一个伪武装自卫团看门护院。当年夏天麦收季节,大雨把围墙浸塌,伪自卫团强行拉来大批农民修围墙。8月15日,四名游击队员装扮成农民工混入部落内,机智地进入团部,击毙了伪自卫团长等数名敌人,缴获了二十多支枪和部分弹药。在群众的掩护帮助下,带着战利品成功地返回抗日根据地,战斗中游击队员李哲镇英勇牺牲。四名抗日游击队员智夺利民屯自卫团武装的战斗,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
烟集河将延吉古代的灿烂文化、近代延吉人的英勇、悲壮和现代的文明一一记在心里,哗哗地汇入布尔哈通河。布尔哈通河带着两岸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悠久的历史文化滚滚向前,接纳众多河流,到图们曲水与嘎牙河汇合,再进入图们江,最后经珲春注入大海。布尔哈通河在完成自己全部流程的同时,也把延边人民的感情、生产劳动的信息和对未来的期望,传向了西面八方。(付杨据《延吉文化之旅》整理)
【责编 王春荣 胡骁】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