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啥? 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塑料袋和塑料餐盒等塑料制品是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也是生活必需品之一,由于过量使用和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塑料餐盒

塑料袋
因此,凡是符合规定,合格的塑料制品仍是我们的“好帮手”。
塑料制品上“三角密码”的秘密
如何区分各类塑料材质呢?只要是细心的市民,肯定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印在塑料制品上的“三角密码。”可别小看了这个标识,它就好比塑料制品的“身份证”。

塑料标识
1号塑料,PET或PE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被广泛用于制作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
注意:制成塑料瓶后只适合装暖饮品或是冷冻饮品,若装高温液体或加热至70℃时,会让它立即变形,并溶解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正常环境下,在使用10个月以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不能放在汽车内晒太阳;不要装酒、油等物质。
2号塑料,HDPE或是PE-HD(高密度聚乙烯)。常用于制造用来盛装清洁剂、洗发精、沐浴乳、食用油、农药等容器。容器多半不透明,手感似蜡。
注意:不要再用来做储物容器装其他物品。另外,由于清洁不彻底,不要循环使用。
3号塑料,PVC或是V(聚氯乙烯)。多用于制造水管、雨衣、书包、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器物。可塑性优良,价格便宜,所以使用很普遍。
注意:此种材料只能耐热至81℃,高温时容易产生有害物质,不慎进入人体容易致癌,现已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装。但由于难清洗、易残留,不要循环使用。若装饮品请不要购买。
4号塑料,LDPE或是PE-LD(低密度聚乙烯)。随处可见的塑料袋多以LDPE制造,常用于保鲜膜、塑料膜等。
注意:高温时产生有害物质,超过110℃的情况下,保鲜膜会出现热熔现象并留下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食物中的油脂会帮助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引起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这种材质的保鲜膜千万别进微波炉!
5号塑料,PP(聚丙烯)。多用于制造水桶、垃圾桶、篮子和微波炉餐具等。常见的豆浆瓶、优酪乳瓶、果汁饮料瓶、微波炉餐盒熔点高达167℃,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中加热的材质,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
注意:要睁大你的眼睛仔细查看,有些微波炉餐盒盒体是5号PP制造,但盒盖却是1号PE制造,故盒盖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6号塑料,PS(聚苯乙烯)。由于吸水性低,多用于制造建材、玩具、文具,还有速食店的饮料杯、一次性餐具和碗装泡面盒。
注意:它们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放出化学物。装酸(如柳橙汁)、碱性物质后,会分解出致癌物质。所以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7号塑料,Others或是O,代表其它所有未列出的树脂和混合料,常见PC类,如常用于水壶、太空杯、奶瓶,因含有双酚A而备受争议。专家指出,理论上只要在制作PC的过程中,双酚A百分之百转化成塑料结构,便表示制品完全没有双酚A。但是若有小量双酚A没有转化成PC的塑料结构,则可能释出而进入食物或饮品中。
注意:PC中残留的双酚A,温度越高,释放越多,速度也越快,因此,不要用PC水瓶盛热水。
远离“白色污染” 请选择来自生物基的一次性塑料制品
中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所以“白色污染”日益严重。所谓“白色污染”是指由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上统称塑料包装物)的丢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称之为“白色污染”。

请选择来自生物基的一次性塑料制品
生物塑料是以淀粉等天然物质为基础,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的塑料。它分解时间短,且具有可再生性,因此十分环保。
为了你我的健康,为了子孙后代,为了食品安全,防污克霾,请使用来自生物基的可降解塑料制品。
【责编 王春荣 胡骁】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