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烟赞歌】踏上自主创新之路 “长白山”崛起

2015-08-31 付杨,金洪石 延吉新闻网
  【开栏语】1975年9月2日,延吉卷烟厂在长白山最美的秋天里诞生。40年风雨历程,40年沧桑巨变,延吉卷烟厂从一个手工制丝作坊发展成现代化大型卷烟工业企业。40年来,几代延烟人创业拼搏,“长白山”品牌从区域品牌成长为行销全国31个省市区的行业重点骨干品牌。2007年以来累计上缴税金265亿元,占延边州财政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一,为推动延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充分展示延吉卷烟厂40年来的发展变化,从即日起,本网刊发【延烟赞歌】系列报道,共同回顾延吉卷烟厂的辉煌四十年。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推动发展。多年来,延吉卷烟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创新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实现“卷烟上水平”为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推进“技术创新上水平”为主线,秉承“科研体制改革是创新的基础、突出特色是品牌发展的源泉、核心技术是品牌发展的保障”的研发工作理念,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自主创新为基础、合作创新为依托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产品创新 助推“长白山”崛起

  8月26日,记者走进延吉卷烟厂技术中心研发室,桌子上陈列的一包包不同系列的精致香烟,仿佛在诉说着“长白山”品牌发展的艰难与成就。桌前,吉林烟草工业公司技术总监李元实拿着正在研发阶段的新品种卷烟进行品鉴。她已经陪伴着延吉卷烟厂走过了30个春秋,一路见证着“长白山”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李元实(右一)与工作人员研制香料配方 金洪石 摄
 
  “一个企业重要的还是产品,产品不行企业是发展不了的,所以就需要围绕产品研发开展各种技术创新。”李元实说,“我刚到烟厂时,企业有‘长白参’‘蝙蝠’等价位较低的外香混合型卷烟,虽然企业规模在变大但是效益不是太好。1999年,我们自主研发了八块钱一盒的硬红‘长白山’,这可以说是当时企业价位最高的烤烟型卷烟,这一包烟的开发,为‘长白山’品牌的培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在硬红的基础上,研发人员又研制开发了“长白山”软红,其一经上市便迅速成为东北市场最畅销的卷烟品牌之一,并行销全国31个省、市区,在卷烟市场上刮起了一阵阵“红色风暴”。软、硬红的开发,使延吉卷烟厂实现了由生产混合型卷烟向生产烤烟型卷烟的华丽转身,同时也标志着延吉卷烟厂开始走向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想要企业有长足发展,就需要不断开拓创新。早在2001年,延吉卷烟厂就把研发高品质、高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焦油的“四高一低”产品列入“十五”计划;200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的中式卷烟发展要求,更让延烟人看到了自己发展的机遇,意识到卷烟减害降焦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白山”系列香烟
 
  一直以来,焦油量8毫克/支似乎是烤烟型卷烟难以跨越的一道门槛,但敢于超越、勇于创新的研发团队决定研发一款焦油量5毫克/支的卷烟。经过无数个日夜交替,一次次配比,一遍遍试验,2006年,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烤烟型焦油量5毫克/支的“长白山”(东方神韵),迈出了在低焦油、低危害、高香气中式卷烟发展道路上的关键一步。在“长白山”(东方神韵)的研发过程中,研发团队积极推进颗粒梗、特色梗丝、膨胀梗丝和功能性薄片的自主开发与应用;建立了资源节约、多元应用、独具特色的“长白山”配方体系;深入开展烟草致香关键成分及清洁烟叶概念等40多项专题研究,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突破。

  有了这些创新技术的支撑,研发团队在几年间,又先后成功研发推出了“长白山”(5mg)、“长白山”(德容天下)3mg、“长白山”(天韵)6mg、“长白山”(高山流水)1mg、“长白山”(揽胜)8mg、“长白山”(人参)8mg等一系列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产品,形成了“长白山”品牌从三类烟到一类烟多规格系列化。同时,研发团队还以减害降焦技术集成为基础,成功改造了老产品“长白山”(硬红)和“长白山”(软红),使其焦油量全部降低至8毫克/支。至此,“长白山”品牌所有规格产品焦油量全部降至8毫克/支以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阶段性胜利。2010年,低害低焦“长白山”实现销售63万箱,成为中国烟草产销规模最大的低害低焦中式卷烟品牌。
 
  延吉卷烟厂党委书记杨国栋说:“目前,市场上销售有20多个规格的‘长白山’卷烟系列产品,‘长白山’系列产品的整个研发过程凝结着科技人员的心血和付出,也凝结着全厂职工的辛勤努力。”

  从工厂的第一代产品“人参”“瀑布”“红松”“金叶”牌烟斗丝,到被省政府定为省卷烟唯一名牌产品的硬红“长白山”卷烟,再到焦油含量只有1毫克的 “长白山”(高山流水)卷烟;从低档到中档,从混合型到烤烟型,从高焦油到低焦油,企业按照自主发展的道路大跨越稳步发展,“长白山”品牌在不断的创新中精益求精,异军突起、突出重围,使富有特色的“长白山”系列产品在低害低焦发展上处于领先地位。

  科技创新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培育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建设创新型烟草企业具有重大意义。在围绕低害低焦产品技术进行创新,不断升级产品的同时,延吉卷烟厂还十分注重设备制造、工艺技术上的创新。


生产监控管理系统 金洪石 摄
 
  通过实施“十一五”易地技改,延吉卷烟厂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导入了生产执行管理系统和数据采集监控系统,逐步实现了从原料进库到成品进库的全自动化生产监控。杨国栋说:“现在包装车间有员工400人,产量60万箱,而当年有1300人,产量才不到30万箱,这其中效益的提高是非常巨大的。”科技创新的力量,大力推动企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在特色工艺方面,延吉卷烟厂以打造“中式卷烟”低害品类为方向,突出减害降焦技术主线,不断加大投入进行卷烟加工新技术的创新研究,成功研发出颗粒梗生产线。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延吉卷烟厂现拥有《烤烟型低焦油卷烟及其制备工艺》《卷烟嘴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卷烟嘴过滤材料》《颗粒梗生产系统》等46项国家专利,并有24项技术创新成果正在申报国家专利,600吨微波颗粒梗和大流量蒸汽干燥膨化等多项工艺技术装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工作人员操作机器 金洪石 摄
 
  截止到2014年,延吉卷烟厂生产的每一包“长白山”都是三类以上的低焦油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加权平均值为7,提前达到了行业“十二五”减害降焦目标,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长白山低害低焦卷烟品类。

  一项项自主科技创新的成果,形成了多元应用、独具特色的长白山核心技术体系,成为了延吉卷烟厂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坚强支撑。

  管理创新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延吉卷烟厂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践行管理创新的过程。在创新活动中,企业大力开展“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活动。从2002年起,为充分调动各业务部门工作积极性,企业将“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学术论文交流与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设立企业突出贡献奖,对在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实施重奖。此外,逐年加大对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投入,设立各类别的技术攻关项目、小改小革项目,对完成项目的班组、个人给予奖励。越来越多的一线职工积极加入到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活动当中。


丁昌礼为记者讲解GDX2硬条硬盒包装机的工作流程 金洪石 摄
 
  丁昌礼是延吉卷烟厂卷包车间副主任工程师,工作在一线岗位的他积极参加到技术创新的行列中来。“说起技术创新,大家都会认为那只是技术中心或设备部门的事情,而事实上,一线职工才是技术创新最好的发掘者。”丁昌礼带领记者参观了GDX2硬条硬盒包装机和其生产出来的提拔式硬盒烟包,他自豪地说:“一线职工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对生产中的细节问题有着切身的感受,摸索出的经验往往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我和我的团队共同设计改造后的长白山提拔式系列卷烟的生产设备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


GDX2硬条硬盒包装生产线 金洪石 摄
 
  2011年年初,延吉卷烟厂推出了颇受市场青睐的提拔式硬盒烟包,但是其生产设备存在缺陷,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增量提质,丁昌礼和其他技术人员提出要自行改造,在GDX2硬盒包装机上尝试生产提拔式烟包,如此既可以掌握解决核心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又可以尽量利用生产间隙或是周末来维修,减小对生产的影响和花费开支。最终,历时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改造任务,改造设备部位130个,自行设计研发零部件50多种,调试设备500多次,成本却只有820万元,比购买新设备节省了2000余万元。它的生产运行填补了国内小盒香烟包装形式的空白,给消费者带来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消费感觉,满足了消费者猎奇、时尚的消费需求。

  除此之外,制丝车间梗颗粒线微波烘干是延吉卷烟厂独具特色的生产线,秉承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的原则,处处体现着“创新”意义。近五年来,全厂累计完成“小改小革”项目472项,采纳合理化建议176条,学术论文69篇,为企业创造效益三千余万元。“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作为一项鼓励全员参与的创新活动载体,营造创新氛围,激活创新体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形成了“小改小革”出“大成效”,人人参与创新、人人思考创新、人人能够创新的氛围,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品牌发展是赢得企业未来的必然选择。从诞生初期的默默无闻和缺乏品牌特色,到成长为行业内卷烟减害降焦的典范,“长白山”品牌在科技创新的核心支撑下,低焦低害产品体系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烟草行业异军突起的强势品牌。延吉卷烟厂将高举科技创新发展的大旗,一路披荆斩棘,敢于超越,执着追求,让企业的血液不断得到更新,让企业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动,引领卷烟新潮,谱写“长白山”壮美新篇章。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新闻 创城 直播 看见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