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参评对象不论户籍所在地,只要是在延吉市生活和工作的社区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只要是能够体现正能量的感人事迹均可参加评选。如果您的身边有这样的“正能量人物”,请您拨打延吉新闻网热线电话0433——4361999,延吉新闻网会及时联系采访,推选“正能量人物”。
在延吉市站前街上有这样一家经营14年之久的小饭馆,凭借美味、干净的朝鲜族风味美食深受大家喜爱。很多外地游客在朋友的口口相传下慕名而来,店内九张饭桌一到饭点一位难求。别看今天小饭店生意如此火爆,可老板娘的生意也是经历了起起伏伏才走到了今天。9月14日,记者走进汇海补身汤馆,了解老板娘张俊玲自强不息,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

张俊玲和她的汤饭馆 韩丹 摄
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张俊玲的心思又活了。1995年她带着经营酒楼的所有积蓄和老公女儿来到延吉。到了延吉后,张俊玲依旧投身进了餐饮大军。她用12万元兑下一个大酒店,开始经营。这次的投资并没有像之前那么顺利,她在员工管理、酒店经营方面的薄弱日渐呈现出来。随着周边饭店如雨后春笋成立,张俊玲经营的酒店日渐被装潢讲究的新酒店抢占客源。趁着饭店还没有赔光,张俊玲抽身在站前街兑下一家小旅馆转项经营。没想到,旅店生意一般,勉强维持生计,最后兜里就剩下5000元钱积蓄。可上天似乎在与张俊玲开了个玩笑,这仅存的5000元还被一对以住店为名义的中年男女一卷而空。

张俊玲的饭店 韩丹 摄

张俊玲家的“酒窖”韩丹 摄
她开始开出租车、做保险推销,做歌手跑场。为了能让女儿像别人家孩子一样读书,张俊玲每天像个辛勤的小蜜蜂从早忙到晚。可一个月下来,总是攒不下钱。分析原因,张俊玲发现做保险人脉很广,虽然工资高可是人情往来太多。人脉就是资源,何不合理利用起来呢。经过一个个不眠之夜的反思,在总结以往经营的失败经验后,张俊玲再次鼓足勇气再涉餐饮业。她借遍周围朋友,手握67000元钱在延吉市站前街开了一家饺子馆。否极泰来,张俊玲这次投资非常成功,饺子馆的生意非常红火。她日渐还完欠债,还有了积蓄。别人都劝她,那么有能力,要趁着生意好赶快扩大规模。这次张俊玲没有冲动,她冷静观察市场,做了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她兑掉饺子馆,在其楼下成立了一家专门做朝鲜族民俗美食的汤饭馆。

张俊玲正在熬制肉酱 韩丹 摄
张俊玲的热情付出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2003年底,她还清了之前欠下的借款,还买上了属于自己的房屋、车子,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生意走上正轨的她一心想用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常说:“我现在富裕了,但是我曾经也是一名下岗工人,我了解他们的疾苦,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尽我所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一直是我的心愿。”张俊玲开始参加志愿活动,看到有困难的人她都伸手帮一把,为灾区捐款,看望辖区内空巢老人,只要人求助她都会尽心尽力。
展望未来,她怀揣一颗感恩的心,铭记在创业道路上曾经为她伸出援助之手的每一位人,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及选聘精英厨师,努力创造饮食品牌,并帮助困难人群就业等多种方式回报社会。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