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儿园的手工作业,到底是留给谁的?

2016-01-07 季芳旭 延吉新闻网
    开栏语:小话题,大民生,你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从即日起,《延吉新闻网》开设【关注】专栏,记者将焦点对准民生大事,百姓冷暖,关注热点资讯,探求事实真相,为百姓讲述新闻故事。

  环保材料做服装、能折叠的花雨伞、彩泥粘成的汉堡包大餐......自从女儿上了幼儿园,韩女士的闲暇时间便有了另一项工作,和孩子一起做手工。这个听起来不错的活,却让韩女士一提起来就连声叹气。为啥这挺好的亲子手工作业让诸多家长感到头疼,记者到延吉市几家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走访。

  幼儿园——手工可开发智力 培养亲子情感交流

  记者在几家幼儿园的美工课上看到,小朋友们正认真地进行“创作”,幼儿园的走廊和班级的一角展示着小朋友们的手工作品。漂亮的朝鲜族象帽、手工粘贴的民族服装、走廊里悬挂的卡通挂件......每一样手工作品,都让记者感叹和惊讶,这些竟是出自孩子们的小手。


小朋友们的手工作品 季芳旭 摄


悬挂在幼儿园走廊上方的亲子手工作品 季芳旭 摄

 
  “其实有一些手工作品并不是孩子独立完成的,还需要家长的帮助,通过亲子协作,才有了现在看到的这些成品。”幼儿园的老师告诉记者,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每月都会有一个手工主题,家长以协作的角色,与孩子一起创作,比如环保主题、季节主题、节日主题等等,在符合主题的条件下,孩子与家长可以发挥无限想象,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作品。

  幼儿园老师表示,幼儿阶段进行手工制作,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和思维能力,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建立和提升自信。同时,亲子互动制作手工,也是家长与孩子情感交流的另一种渠道。现在家长平日里工作较忙,陪孩子的时间比较少,如果能在晚上或者周末与孩子一起做手工,大可以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增进亲子交流和互动。

  像这样的亲子手工作业,一般都会提前一至两周布置,而且并不是硬性要求去完成作业,家长可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并非是给家长增加负担。

  幼儿园的老师还强调,手工作品的质量并不一定要完美,主要是希望通过制作的过程,让孩子有所成长,让亲子之间有所互动,家长不要过多代劳。

  家长——手工达人 有苦有乐

  通过在幼儿园实地走访,不难看出,幼儿园对亲子手工这一方面的要求,初衷是对孩子和家长都有益处的。然而,作为孩子的家长们却各执一词,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幼儿园的美工课 季芳旭 摄


幼儿园的小朋友上美工课 季芳旭 摄

 
  韩女士的女儿今年五岁,她说,幼儿园每学期都要布置好多手工作业,不仅要求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做手工的材料还需要搜集。“前几天幼儿园说让用环保材料做衣服,这可把我难坏了,真是煞费苦心又绞尽脑汁,最后还是我朋友帮我姑娘做的。”“一个五岁的孩子,她哪里会弄这些。”韩女士表示,多数幼儿园布置的手工作业,都是她和爱人帮孩子完成的,孩子只告诉她一个大致的想法,更多的是她和爱人在发挥动手和思考能力。而且,幼儿园所要求手工主题的制作材料,应该真正是生活中举手可得,可以就地取材的资源,而非现实中用过一次之后就无法再利用的,这样反倒是一种变相的浪费行为。

  韩女士认为,幼儿园在布置亲子手工作业时,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是否可以独立或大部分独立完成要求下的作业。

  与韩女士感同身受的还有有两个儿子的张女士,大儿子已经上小学,小儿子还在上幼儿园。张女士说,以前大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对幼儿园布置的手工作业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现在小儿子班级留的手工作业是越来越难。“哎,我这没有办法,他父亲工作特别忙,家里家外就靠我一个人。孩子老师布置的手工作业,我只能硬着头皮做。”张女士还说,对待老师留的作业,儿子根本参与不进来,“老师留的手工作业我做起来都觉得难,何况一个不到五岁的孩子。他不参与也好,不然反倒添乱,我给他做完让他交给老师,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幼儿教师指导小朋友手工方法 季芳旭 摄


幼儿园摆放的亲子手工作品 季芳旭 摄

 
  张女士的同事说,有时候她实在是没有时间帮孩子做手工,就把材料带到单位,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完成。对此,张女士也是深感无奈,她说,自己是真的不会做,都是上网找教程,再一点一点硬学的。张女士认为,幼儿园布置的手工作业难易程度不符合孩子的实际年龄,这样盲目的要求所谓的亲子作业,这作业哪里是留给孩子的,这明明就是逼着家长变成“手工达人”!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如上述所说,对亲子手工作业“心生畏惧”,家长赵女士就对这项活动非常喜欢。

  出于女人的天性,赵女士在结婚以前自己就喜欢制作一些小东西。她说,第一次和孩子做手工的时候,心里也曾有过反感,觉得好不容易可以休息,却又有事情打扰自己。但是通过与孩子互动的过程,让她对孩子的内心有了更多的了解,她与孩子在情感交流上更加融洽。赵女士还说,现在能和孩子一起做手工,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当初那种天真和纯粹的快乐。如今,她已经和儿子共同完成了十几件手工作品。

  既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又是一位妈妈的刘女士也表示,非常珍惜与孩子做手工的时间,因为在工作中自己也是一名幼师,她深知忙碌的工作之余,在亲子手工制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孩子的手脑并用能力也与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作为父亲的李先生非常享受与孩子在一起做手工的过程。“平时孩子与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可能会更多一点,我可以利用我们一起做手工的时候与他聊天,就好像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对话一样。”李先生还说,每一份手工作品他都很用心,希望孩子长大以后,看到这些时,还会想起成长的点点滴滴,也能感受到深深的父爱。

  专业人士——手工作业要实用、适量

  针对一些家长所纠结的手工作业到底是为谁而留,记者咨询了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的幼教专业人士。

  该专业人士表示,幼儿园布置亲子手工作业的初衷,是从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沟通的角度出发,出发点是好的。但幼儿园在布置亲子手工作业时,应和家长做好沟通,传递好亲子手工作业的重要性。布置的内容应实用、适量,如果布置的作业太频繁而且太难,不仅对家长造成负担,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扼杀孩子的积极性。

  同时,家长在与孩子制作手工时,应着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作品不一定要追求完美,但一定要让孩子真正参与其中。不要为了节省时间而代劳,起到指导作用即可,不然适得其反,反倒让孩子对手工制作产生负能量。

  专业人士建议,除幼儿园的美工课外,课外的亲子手工作业不应该太过频繁,每学期一至两次即可。

  资料显示,“亲子互动”即为父母和子女间的相互交往活动,但本次调查中,记者所采访的幼儿在回答“是否在家中与爸爸妈妈一起做手工”这一问题时,有九成以上幼儿的回答是“否”。

  所谓的亲子手工,到底是为谁而留?亲子互动的快乐又在哪里见得?在“亲子”过程中,孩子真正去做了什么?如今的亲子手工作业,是不是缺失了点这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新闻 创城 直播 看见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