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习俗】初七过“人日" 一家团聚不分离

2016-02-14 王晓彤 延吉新闻网
  每年的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人日的节俗从汉朝兴起,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的习俗。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

  到了唐代,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之句,唐代的人日节,已不仅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时至今日,也有在外的游子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远走他方。人日节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为过年时人们走东串西,心都野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除却这些,“人日节”还有摊煎饼、吃七宝羹、赠花胜、捞鱼生、吃面条、送火神的习俗。

  摊煎饼

  汉族民间此日不仅要吃春饼卷“盒子菜”,还要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吃七宝羹

  七宝羹顾名思义,是用七种菜做成的羹,说在人日的时候食用,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

  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客家人喜用鱼一起煮,取有余之意;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

  赠花胜

  人日节,人们会制作各种花胜(类似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民间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吃面条

  大部分地区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送火神

  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即在自家门前点燃秸秆绑扎的火把,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并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新闻 创城 直播 看见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