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气温日渐升高,到深山野游、采摘野菜的市民多了起来。大家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要防范蜱虫(俗称草爬子)的叮咬。5月16日,记者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获悉,近期因蜱虫叮咬就医的患者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有4名患者患上森林脑炎,正在住院接受治疗。
◆被草爬子叮咬易患森林脑炎
当日,记者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看到了正准备出院的韩女士,说起自己被草爬子叮咬的一幕,她仍心有余悸。“想想都后怕,以后得多加小心了。”韩女士告诉记者,她今年45岁,是敦化市大石头镇人,每年春季都会在林场打零工。5月2日,她像往常一样到林场栽树,由于天气很热,她穿的长T恤没有掖到裤子里,没想到竟被草爬子咬了。
“回家后感觉身上发痒,掀开衣服一看,身上叮了四五只草爬子。”韩女士说,由于经常见到草爬子,她也没当回事,把这些草爬子拽出来后,继续做家务活。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她就开始发烧,刚开始她以为是感冒,就在当地医院打了针,但是一周后也不见好转,她就开始害怕了。家属带她到延边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患上森林脑炎。
5月9日,25岁的和龙市民小慧突然高烧、头晕、四肢瘫软。医生检查发现,小慧是被草爬子咬伤后患上森林脑炎。5月16日,记者在延边医院看到,经过医生的救治,小慧恢复得不错。小慧的母亲说,几天前,小慧到郊区的姥姥家探亲,和姥爷一起上山采野菜,没想到被草爬子咬伤,随行的姥爷虽然将草爬子从她身体里拽出来,但是草爬子的头却留在小慧的体内,但他们当时并没注意。没多久,小慧开始头痛、四肢无力,小慧的母亲得知后,立刻将她送到延边医院救治。由于病情相对较轻,经过一周多的治疗,小慧就能康复出院了。
“都打疫苗了也不好使。”躺在病床上的小李对记者说,因工作需要,他经常上山作业,每年都会被草爬子叮咬,但是从来没有因此发过病,“今年不知道怎么了,可能遇上了毒性比较大的草爬子”。目前他恢复得不错,但是他很担心森林脑炎会给他留下后遗症。
◆不是所有草爬子都携带病毒
是不是被草爬子叮咬后就会患森林脑炎?延边医院感染科主任尹明实介绍,不是所有草爬子都携带病毒,是否感染取决于草爬子是否带有感染体,也要看侵入人体病毒数量及人体免疫功能状态,若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又有大量病毒侵入且病毒毒力强,人体就会感染到森林脑炎病毒。这种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为7至10天,患者发病后一般高烧达39℃以上。如不进行治疗,20%的患者将会面临死亡。接受治疗的患者也可能会留下颈肌麻痹抬不起头、肢体活动障碍、痴呆、瘫痪等后遗症。
另外,被草爬子叮咬者除易患森林脑炎外,还易患“莱姆病”。这种疾病的病毒会侵入人体的心脏等脏器,还会导致关节、脊柱变形。所以,如果没有注射疫苗者被草爬子叮咬,应及时到医院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进行补救。
◆出现症状后要立刻就医
尹明实说,我省东部山区、林区,是草爬子较多的地区。森林脑炎病高发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7月,其中6月更是高发期中的高峰。主要是因为这个时间段正是草爬子繁殖活动的时期,而在这个时期,森林工作者、山区居民进山工作及采山野菜的人也非常多。
怎样防止草爬子叮咬?尹明实说,尽量避免在其容易出现的地方(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衣服、不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每天的旅游活动结束后冲个澡,因为草爬子进入人衣服时,不会马上叮咬,而是在皮肤上爬行,这样清洗一下,能把藏在身体上的草爬子冲走。
【责编 于佩瑶】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