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各族人民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融入到全国风起云涌的革命洪流之中。从响应五四运动,到马列主义在延吉的传播;从延吉早期共产党人在延吉的地下建党工作,到延吉党组织的建立;从抗日烽火中的中共东满特委和延吉区委领导民众同日本侵略者进行的艰苦斗争,到延吉光复后,建立中共延吉县委和延吉市委……纵观延吉的发展史,共产党人立下了一座座丰碑,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即日起,延吉新闻网开设《光辉历程》专栏,回顾延吉市党组织及党员带领各族人民群众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向建党95周年献礼。
1919年3月13日,在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昌东学院全体师生和来自各地区的群众在龙井召开反日声讨大会并游行。惨无人道的日本军警向赤手空拳的游行群众和学生开枪射击,杀伤30余名学生,逮捕了数十名群众。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压不住英勇朝鲜族人民的反日意志,卧龙洞人民和昌东学院学生,在斗争中深刻体会到进行武装斗争的迫切性,于是,他们开始作武装准备工作。
郑基善抢夺日伪分子手枪,等待武装起义,不幸于1920年被日本讨伐队逮捕,在太阳沟横道子惨遭杀害,其哥哥郑基天将手枪埋在地下,伺机替弟弟报仇。1946年7月,中国共产党工作队彭有、全林同志进驻卧龙洞后,郑基天将手枪交给了工作队。
尹俊照、崔凤嵩等5人组织起“铁血团”,准备购置武器。但朝鲜族群众家境困苦,无法筹集资金,决定劫夺日本人的钱,搜集延边各地和朝鲜一些地区的情报。正当这时,收到在日本银行会宁支行从事地下工作的全鸿塑同志送来的“1920年3月某日由会宁支行将镇压反日运动经费15万日元押运到龙井日本总领事馆”的情报。接到情报的尹俊照、崔凤嵩等5人带着手枪,埋伏在东良沟。当晚8时许,15万日元护送队在5名武装警察保护下由此经过。此时,尹、崔等击毙了护送队的武装警察,劫夺15万日元,然后连夜用牛车拉到汪清罗子沟。尹、崔等5人分别带着钱,躲避日本人的追击,翻山越岭到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购买武器。
尹、崔等同志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后,与苏联白军武器商和捷克军团取得了联系。但由于混入革命队伍内部日特的密告,他们的行动被发觉,驻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日本宪兵立即包围了尹、崔住处。深夜三更时分,鸡鸣犬吠,崔、尹四处探望,日本军警已包围了住处。年仅24岁的崔凤嵩说:“我从后门冲出去,敌人向我开枪时你们得逃出去。”说完便打开后门,要冲出去,敌人枪口已挡住了去路。说时迟那时快,崔凤嵩躲过敌人枪口翻过围墙逃跑,这时敌人子弹打中了他的左臂,但崔凤嵩继续往前跑,子弹又打中了他的左脚。从敌人包围中冲出来的崔凤嵩来到地下工作者家中治疗枪伤。尹俊照等4人当时未能冲出去,被敌人押送到朝鲜西大门监狱,后被杀害。
伤痊愈的崔凤嵩改名为“溪立”,参加了苏联革命,在尼弯战斗中消灭白卫军,立了功。后因革命需要回到中国敦化、汪清一带从事革命工作,不久又返回苏联。但他忘不了和同志们一道战斗过的延边。1956年,他重游延边,并来到卧龙洞,在昌东学院旧址回忆起卧龙洞开发昌东学院的历史,向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920年,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延边,自1923年起,以龙井为中心,在延吉等地成立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群众组织,宣传苏联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卧龙洞人民开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身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卧龙洞知识分子很快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于是,以昌东学院为阵地,办起了夜校,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1929年成立了中共东满特别支部后,于1930年成立了中共卧龙洞支部,由昌东学院教员池凤河同志担任支部书记。池凤河同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成立反帝同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从此,卧龙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
1932年10月以后,因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大讨伐,卧龙洞人民的反日斗争转入地下。罗日同志在延吉、朝阳川一带摆售米摊,搜集情报,进行联络工作,后来被日本帝国主义者逮捕,在朝阳川被杀害。池凤河、李成奎、崔光日、金基海、金基浩、崔秉基、郑斗焕、郑世焕8人被捕后押送到朝鲜西大门监狱。敌人用酷刑折磨他们,但他们宁死不屈。池凤河等同志抗议敌人的暴行开展绝食斗争,于1939年在狱中牺牲。解放后,郑斗焕同志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担任要职。
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者企图强占昌东学院校舍,进而镇压卧龙洞人民革命斗争。识破敌人阴谋诡计的卧龙洞人民和昌东学院教员在党的领导下烧掉了校舍。恼羞成怒的日本帝国主义者利用奸细李政照成立了自卫团,并发给他们16件武器,但自卫团内部的一些人与卧龙洞人民配合,最终将武器埋入了地下。
日本帝国主义者的镇压气焰越来越嚣张。卧龙洞人民于1935年重建昌东学校,向学生进行反日思想教育,高唱“同志们,紧握手中武器,打倒帝国主义侵略者。前进,前进,勇敢前进,不怕牺牲,坚决打倒帝国主义者……”歌曲。
1945年8月18日,苏联红军进入延吉,日伪军政机关土崩瓦解,卧龙洞人民获得解放。同年10月,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卧龙洞人民和知识分子在金明河、池相凤等党员的主持下,组织同学会,办昌东学校,恢复和发展民族文化,向后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1946年7月,土改工作队进驻卧龙洞。卧龙洞人民在土改工作队领导下,肃清日本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进行土地改革。在工作队领导下的卧龙洞人民将昌东学校改名为民主小学,加强领导,使教育为土地改革和解放战争服务。卧龙洞人民积极贯彻党的各项政策,深耕细作,发展生产,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付杨据《中共延吉党史资料》整理)
【责编 魏玉华】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