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新闻
融媒集萃
视·听延吉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专题专栏
融媒直播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道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必须了解的中国节日——春节

2022-02-01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春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而且春节也是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新年”,一直深受国人追捧,是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在《富平县志》中记载:春节,黎明时分在家中要设香案,并且摆好牲畜瓜果,人人穿着美丽的衣服祭拜天地,然后祭拜灶王爷,再然后祭拜祖宗的坟茔,最后给父母兄长拜年,这就叫做贺新年。
 
  而此处的“春节”,就是指现代意义上的春节,这也是最早见于书籍上对于现代所说的春节的记载。

  春节的来历

  关于春节的来历,各界学术说法不一,但是主要有三大学说。

  一、祭祀说

  古时候,每到年末就要大肆祭拜万物。在祭祀过程中,人们不仅要祭拜自然神灵,他们是万物自然生长,为人们提供衣食保障,祈求第二年的风调雨顺,还要祭祀先祖。

  因为在当时人们的认知观念中,虽然去世的人肉体已经死去,但是灵魂依旧还在,成为一种善良的魂魄,保护这自己的子子孙孙。

  这也体现出中国古代对家族本位的倚重以及对自然神灵的敬畏。

  二、鬼节说

  中国人的神鬼观念相当的严重,也是古人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想法。当时的人们一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鬼神这种神秘力量所引导控制的,而一切的自然灾害都是鬼神的意旨,鬼神也具有超越自然的力量。
 
  所以,有人身为春节起源于鬼节。这样的说法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因为春节是在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之际,冷暖交替,温差很大,而且古时候冬天粮食资源匮乏,早春时期更是寒冷,人们的生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通常抵抗力低下的老人、孩子都会陆续死去,而这种场景的出现,使人们十分恐惧,都以为是鬼神的原因。

  因此,人们要跨越这个障碍,就需要节日来克服,所以春节也就出现了。

  三、巫术说

  有人认为春节起源于巫术,本身巫术就是人们所信仰的趋吉避凶的仪式,可以通过人自己的意志力以及力量来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事物的发展,而春节间的各种活动、交流等都紧紧围绕着趋吉避凶来展开。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春节也慢慢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娱乐活动。

  其实春节无论起源于那种学说,都是古代人民为了生存的智慧。

  春节的习俗
 
  一、扫尘

  我国的春节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了春节要扫除尘土的规矩了,按照民间的说法是将一切霉运、不好的事情统统扫出门去,也代表了古代人们对于新年新气象、辞旧迎新的期盼。

  因此,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庭院,打扫卫生,到处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的到来。
 
  二、贴春联

  春联,也叫对联,过年时用红纸写上对仗的吉利话贴在大门两侧,来表达自己对于新年的美好愿望。

  所以,一到过年,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每家每户都会贴上红彤彤的对联,为春节增加喜庆。

  而贴春联的习俗形成于宋朝,但是那是还不叫春联,叫做“桃符”,就是“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桃符”,本身桃木具有驱鬼的作用,而在桃木上写字挂在大门两侧也有躲避灾祸的意思。

  直到后来,桃木更换不变,也就渐渐流传成用红纸代替桃木了。

  三、贴福字

  新年贴福字的习俗流传在全国各地,而“福”字可以用各种字体书写,主要张贴在大门、墙壁等,来期盼新年能得到好的福气,也有的地区喜欢将福字倒着贴,来取谐音“福到了”。

  四、守岁

  所谓的守岁指的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不睡觉,来迎接崭新的一年,因此也叫“除夕守岁”,这里就有一个关于“年”的小故事了。

  据说上古时期,有一个特别凶猛的动物叫做“年”,“年”这个动物很特别,别的动物都是天天吃东西。

  但是“年”是每隔365天吃一次,而且是从小小的飞禽走兽一直吃到人,并且是在天黑之后才会出现,等到鸡叫日出才会回去。

  因此,百姓们十分害怕,所以,就都算准了“年”出来的日期,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提前做好晚饭,把自家的家畜关到笼子中,把院子前后门关紧,都躲在屋子里吃年夜饭。

  由于不知道年兽什么时候来将人们抓走,所以百姓都祸福难料,因此这顿饭做的格外的丰盛。

  吃过晚饭之后,谁也不敢睡觉,于是就都坐在家里一起聊天,彼此壮胆,因此就形成了除夕守岁的习惯了。

  而这,就是我们说的万象更新的春节。
【责编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