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融媒集萃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专题专栏
融媒直播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媒体报道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机关党建 青年延吉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可持续发展项目“Movers Programme”残障融合主题工作坊在延吉圆满收官

2025-08-04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李军广
  8月3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官方亚太区域总部发起的青年赋能和可持续发展倡导项目“Movers Programme”之“残障融合”主题工作坊,在吉林省延吉市成功举办并圆满落幕。此次工作坊集结了来自省内20多位青年行动者、特殊教育工作者及残障领域从业者,共同参与一场融合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度对话与体验之旅。

  “残障融合”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减少不平等”(SDG 10)与“良好健康与福祉”(SDG 3)等目标息息相关,通过共创式研讨、无障碍情景模拟等环节,促进参与者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化为有温度、有深度的具体实践。


  沉浸式体验破冰 真实情感激发共鸣

  工作坊从“你的能量等级是多少?”“如果这场活动结束时......我将倍感高兴”这些轻松温暖的话题切入,营造出开放、友好的交流氛围。在主题为“你理解的‘残障’是什么”的破冰环节中,参与者纷纷分享自身视角。

  一位来自延吉市“星星之家”的家长动情地讲述:“孩子刚出生时被诊断为残障,那一刻我感觉天都塌了,从没想过‘残障’这个词会和我们家庭产生联系。但正是因为孩子的到来,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遇见了许多温暖而有爱的好人。孩子虽然起点不同,但在这条特殊的成长道路上,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段独特人生,而我也因此成为了更有力量的母亲。”而一位青年志愿者则提出:“‘残障’的关键并非‘残’,而在于‘障’——很多障碍其实来自环境与社会。”

  对此,本次工作坊协作人、生生之地(上海)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主理人徐政雪回应道:“残障不是个体的局限。我们做这场工作坊,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理解‘融合’不是施予,从排斥到隔离,从融入到融合,是个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群体共建的演化过程。”


  专业引导赋能 深化理解促进行动

  徐政雪作为吉林省爱满天下关爱儿童基金会创始期监事,长期关注社会组织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中的行动策略。本次工作坊正是在基金会的全力支持与推动下开展的。基金会不仅为活动提供了空间、组织支持与志愿者资源,还以此为契机,推动残障融合理念在延边本地的持续落地。

  近年来,吉林省爱满天下关爱儿童基金会持续在残障融合领域深耕不辍。通过开展“星星画语”主题画展、心智障碍者夏令营、融合艺术疗愈课程、大学生志愿者培养计划等多样项目,基金会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包容、更有支持系统的社会环境。同时,基金会长期与延边日报社、延边大学及其他社会组织、高校及企业等多方合作,形成多方参与的服务体系,推动心智障碍群体从“被看见”走向“被理解与接纳”。

  在此次工作坊中,团队围绕残障基本理念、包容性语言、无障碍互动方式等内容,展开了系统共学和交流。通过国际案例分享、情境演练与反思对话,参与者不仅深化了对残障议题的理解,也增强了日常生活中对社会包容性的敏感度与实践力。
 
  “融合”不只是理念的传播,更需要语言、行为与制度的系统性转变。工作坊鼓励每一位参与者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建设“人人可参与”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正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所提出的:“不让任何人掉队”(Leave no one behind),这既是愿景,更是承诺。


  第二场工作坊即将开启 持续拓展融合影响力

  为进一步推动残障融合理念在延边地区的深入实践,第二场“残障融合”主题线下工作坊将于本周在爱满天下关爱儿童基金会会议室举行(具体时间请关注后续通知)。本场活动继续坚持公益普惠原则,限额30人,欢迎以下群体积极参与:关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青年学生与社会组织成员;残障领域从业者及残障人士本人;教育工作者及媒体从业者等。


  新闻背景:关于可持续发展项目“Movers Programme”

  “Movers Programme”自2021年落地中国以来,已培养260余名青年培训师,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举办超500场主题工作坊,直接受益者超过3万人次。2025年,项目将继续聚焦“残障融合”“气候行动”与“性别平等”三大议题,持续赋能中国青年,引导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下,推动更具深度与广度的可持续实践。


初审:李军广
复审:季芳旭
终审: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