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场馆建设和生态修复同步进行
2021-12-06 标签: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场馆建设和生态修复同步进行
6年生态修复214万平方米
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小海陀山南麓,共建设“两馆一村”: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和延庆冬奥村,是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重大办了解到,延庆赛区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赛区”,场馆全部通过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同时实现了场馆建设和生态修复同步进行,修复面积达214万平方米。
站在位于小海陀山山顶放眼望去,“雪飞燕”的雪道犹如7条白色瀑布由山顶向山谷蜿蜒“流淌”,山脚下的“雪游龙”则宛若一条巨龙静卧,等待着一飞冲天的时刻。11条索道、缆车仿佛跃动的曲谱将高山滑雪每一个区域连接了起来。而延庆冬奥村这座中式庭院掩映在山林之间,实现了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的和谐相融,运动员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赵北亭介绍,延庆赛区是一个100%使用风电、太阳能电力的绿色清洁能源赛区,是一个水资源全部实现自我收集处理再利用的“海绵型赛区”。同时,它还是一个“生态赛区”,赛区建筑施工表面的原生土全部收集,建设完工后全部原土覆盖,所有珍贵树木全部就地、迁地保护。
“赛区内的场馆全部通过了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因此,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赛区’”。赵北亭介绍,为突出“绿色办奥”,把建设奥运场馆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努力让体育场馆和市政配套设施同小海陀山的自然景观和谐相融,是延庆赛区场馆建设工作的重要原则。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延庆赛区内最高海拔2198米、建设条件艰苦,生态修复工作的难度不亚于新建场馆工程。全部建设工作历时6年,于今年6月完成,成为北京冬奥会建设周期最长的一项工程。从建设伊始的生态调查到保护标准制定,从边建设边保护,再到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完成,修复面积达214万平方米。截至目前,赛区内原地保护树木共计313棵,迁地移植乔木24272株,建成迁地保护基地近300亩,成活率约91%;近地移植灌草11027株,目前这些植物都由专业园林单位精心养护。
此外,为了让小海陀山的天际线风景依旧,延庆赛区建设了国内首条大坡度山岭地下综合管廊,将水、电、通讯设施等18路总长98公里的市政管线全部通过地下综合管廊输送,避免了按照传统方式沿山型铺设,把对小海陀山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
文/本报记者 刘洋
6年生态修复214万平方米
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小海陀山南麓,共建设“两馆一村”: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和延庆冬奥村,是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重大办了解到,延庆赛区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赛区”,场馆全部通过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同时实现了场馆建设和生态修复同步进行,修复面积达214万平方米。
站在位于小海陀山山顶放眼望去,“雪飞燕”的雪道犹如7条白色瀑布由山顶向山谷蜿蜒“流淌”,山脚下的“雪游龙”则宛若一条巨龙静卧,等待着一飞冲天的时刻。11条索道、缆车仿佛跃动的曲谱将高山滑雪每一个区域连接了起来。而延庆冬奥村这座中式庭院掩映在山林之间,实现了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的和谐相融,运动员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赵北亭介绍,延庆赛区是一个100%使用风电、太阳能电力的绿色清洁能源赛区,是一个水资源全部实现自我收集处理再利用的“海绵型赛区”。同时,它还是一个“生态赛区”,赛区建筑施工表面的原生土全部收集,建设完工后全部原土覆盖,所有珍贵树木全部就地、迁地保护。
“赛区内的场馆全部通过了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因此,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赛区’”。赵北亭介绍,为突出“绿色办奥”,把建设奥运场馆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努力让体育场馆和市政配套设施同小海陀山的自然景观和谐相融,是延庆赛区场馆建设工作的重要原则。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延庆赛区内最高海拔2198米、建设条件艰苦,生态修复工作的难度不亚于新建场馆工程。全部建设工作历时6年,于今年6月完成,成为北京冬奥会建设周期最长的一项工程。从建设伊始的生态调查到保护标准制定,从边建设边保护,再到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完成,修复面积达214万平方米。截至目前,赛区内原地保护树木共计313棵,迁地移植乔木24272株,建成迁地保护基地近300亩,成活率约91%;近地移植灌草11027株,目前这些植物都由专业园林单位精心养护。
此外,为了让小海陀山的天际线风景依旧,延庆赛区建设了国内首条大坡度山岭地下综合管廊,将水、电、通讯设施等18路总长98公里的市政管线全部通过地下综合管廊输送,避免了按照传统方式沿山型铺设,把对小海陀山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
文/本报记者 刘洋
【责编 付亚男】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中国吉林网】延吉市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 11月28日,延吉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延吉阿里郎剧场闭幕。 闭幕会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 ...
- 【中国吉林网】延吉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勠力同心绘宏图,共谋发展谱新篇。11月26日上午,延吉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延吉阿里郎剧场开幕。 大会执行主席赵永浩 ...
- 【新华网】延吉夯实民生基础 25件惠民实事有序推进 今年以来,延吉市紧紧围绕民生问题,稳步加大投入,夯实民生基础,25件惠民实事有序推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增 ...
- 【新华网】延吉市已有34条施工道路恢复通车 根据延吉市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计划,今年,延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先后对团结路、光华路、健康路、乐园胡同等35条街路进行了封闭 ...
- 【今日吉林】延边鹏程交易市场员工化身消防员奋勇救火获赠锦旗 临危不惧救火险,真诚感激送锦旗。10月14日,延边裕泰运输有限公司大巴车司机国滨和师傅将写有危难时刻伸援手,爱心彰显正能量的锦旗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