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六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题: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六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新华社评论员
党的十九大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作出新的全面部署,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实践遵循。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思想武器。
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跨越发展关口,就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从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到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到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一系列扎实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百姓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靠改革激发新动力、释放新活力。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进入新时代,改革更要乘势而上、开创新局。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到深化社会领域相关制度改革,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到继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十九大着眼于新时代新要求,描绘了改革新蓝图,提出了改革新任务。“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我们的事业就能不断焕发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各项决策部署,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新华社评论员
党的十九大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作出新的全面部署,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实践遵循。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思想武器。
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跨越发展关口,就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从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到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到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一系列扎实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百姓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靠改革激发新动力、释放新活力。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进入新时代,改革更要乘势而上、开创新局。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到深化社会领域相关制度改革,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到继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十九大着眼于新时代新要求,描绘了改革新蓝图,提出了改革新任务。“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我们的事业就能不断焕发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各项决策部署,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城市发展网】延吉三个“吉林唯一”的底气从何而来 10月9日,中国社科院主管的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通过《 ...
- 【吉网】延吉烟集河支流治理工程完工 日前,记者从延吉市水利局获悉,延吉市烟集河支流治理工程已于10月22日顺利完工。该工程的建设,有效提高烟集河支流河道的防洪能力、解 ...
- 【城市发展网】延吉跻身2017年中国东北"五强县" 10月9日,中国社科院主管的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等单位通过《人民日报》发布了2017年全国 ...
- 【城市发展网】全国文明城建设在民平 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评价一个城市明与和谐建设的最高荣誉,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 ...
- 【新华网】延吉市第六次荣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10月9日,中国社科院主管的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等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