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
2025-09-11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金玲慧,金洪石
延吉新闻网9月11日讯(记者 金玲慧 金洪石)9月11日,延吉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在少年宫召开。市委常务副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薛志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安贤学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第四中学教育集团代表作汇报发言

中央小学教育集团代表作汇报发言
会上,市教育局负责人传达了在“全州庆祝第4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省委常委、州委书记胡家福的讲话精神,为全市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明确了方向。第四中学教育集团、中央小学教育集团分别就集团化办学实践经验及未来规划作汇报发言。

安贤学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延吉市基础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延吉市基础教育发展方向,全面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要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切实强化思政教育引领,拓展实践育人途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要推动基础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动态优化学校布局,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促进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要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推动教学与评价创新;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打造出“政治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薛志强讲话
薛志强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聚焦“加强党的领导、坚守职业底线、遵循成长规律、严抓管理监督”四大核心,系统部署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重点任务。
薛志强指出,教师是教育的“根”、事业的“魂”,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通过强化思政学习、深化“双培”机制,厚植教育情怀,确保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基石,通过正向激励树标杆、强化约束划红线、净化生态强自觉,重塑教师“身正为范”的职业荣誉感;要以科学管理为支撑,通过减负松绑、尊重专业、公平公正,营造“教师舒心从教”的良好生态;要以严抓监督为保障,通过严管“关键少数”、严抓制度执行、严惩违规行为,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会议号召全市教育工作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合力打造“政治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铁军,奋力推动延吉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组图片 本网记者 金洪石 摄)
初审:金玲慧
复审:季芳旭
终审:王春荣

会议现场

第四中学教育集团代表作汇报发言

中央小学教育集团代表作汇报发言
会上,市教育局负责人传达了在“全州庆祝第4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省委常委、州委书记胡家福的讲话精神,为全市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明确了方向。第四中学教育集团、中央小学教育集团分别就集团化办学实践经验及未来规划作汇报发言。

安贤学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延吉市基础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延吉市基础教育发展方向,全面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要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切实强化思政教育引领,拓展实践育人途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要推动基础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动态优化学校布局,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促进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要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推动教学与评价创新;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打造出“政治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薛志强讲话
薛志强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聚焦“加强党的领导、坚守职业底线、遵循成长规律、严抓管理监督”四大核心,系统部署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重点任务。
薛志强指出,教师是教育的“根”、事业的“魂”,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通过强化思政学习、深化“双培”机制,厚植教育情怀,确保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基石,通过正向激励树标杆、强化约束划红线、净化生态强自觉,重塑教师“身正为范”的职业荣誉感;要以科学管理为支撑,通过减负松绑、尊重专业、公平公正,营造“教师舒心从教”的良好生态;要以严抓监督为保障,通过严管“关键少数”、严抓制度执行、严惩违规行为,筑牢教育公平底线。
会议号召全市教育工作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合力打造“政治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铁军,奋力推动延吉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组图片 本网记者 金洪石 摄)
初审:金玲慧
复审:季芳旭
终审: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