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让观众品味了一场文化盛宴
2021-01-21 标签: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从《大秦赋》看历史正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历史正剧曾作为古装剧的主流有过辉煌的过去,但近些年,古装玄幻剧、古装传奇剧层出不穷,历史正剧却寥若星辰。2020年CCTV-8年度收官大剧《大秦赋》的火爆出圈,如春雨惊雷,激响历史正剧沉寂已久的黄钟大吕,让观众酣畅淋漓的品味了一场中华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大秦赋》中传达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层,一是以服化道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表现,二是用语言台词输出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思想,三是以人物和故事为载体彰显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精神。
服化道往往是最能具象凸显影视作品质感的,于历史正剧而言,观众通过服化道更能直观感受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与氛围。随着《大秦赋》播出,“大秦赋在逃兵马俑”的话题一度在微博和抖音两大新媒体平台上呈鼎沸之状,剧中对秦军将士造型、服饰的极致还原,在有关于秦的影视作品中尚属首次。仅此一项,倒还不足以说明该剧在服化道上用心,颇有历史基础和好奇心的观众就会发现,不论从剧中出现的虎座鸟架鼓、莲鹤方壶、战国齐人形灯、豆、盉、盨等道具,抑或是秦汉女子“红妆翠眉”的妆容,赵国胡服骑射后将士头戴的鹖冠,夯土筑成的城墙,可以拆卸、组装的秦箭……无不体现出先秦时代的美学风格甚至社会生产水平,这些距今久远的器物经由《大秦赋》这部历史正剧呈现到广大观众面前,令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先秦文化之美,不仅具象的体现在青铜饕餮、金鼎铭文上,更沉浸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的韵律中。《大秦赋》通过语言台词输出了大量堪称经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剧中人物对《诗经》、《楚辞》中的名句信口拈来,精准表现人物情感的同时,更让观众对先秦经典的意蕴之美、韵律之美回味无穷。比之《诗经》、《楚辞》的展现,更让人赞叹的是《吕氏春秋》、《商君书》、《韩非子》、《荀子》、《孟子》、《孙子兵法》等带有深沉思辨性的诸子经典在《大秦赋》中交相辉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诸子百家”思想光芒释放出来,这才是作为一部历史正剧的厚重底蕴所在。
《大秦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第三层,便是以人物和故事为载体彰显的华夏精神和中国力量。剧中不仅表现了几代秦王、秦人为秦国富强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凸显了韩非、李牧、项燕等人誓死抗秦的风骨,这些人物身上的精神和品格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的内涵。而在《大秦赋》中最能感染人的,是剧中反复吟唱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诗以极其凝练的语言概括出了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虽历经两千余年,多少历史人物、故事都成过眼烟云,但这“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家国情怀和精神却世代相传,在我们的血脉中涌动着,浸入骨髓。
全面展现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正剧应当担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唯其如此,历史正剧虽屈指可数,但其分量之重、作用之大亦无可替代。《大秦赋》的播出完结,标志着自2006年开启创作的讲述秦国历经百余年变革图强最终完成华夏统一的大秦系列史诗剧正式收官。未来,希望有更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舞人心的历史正剧出现。(张文)
历史正剧曾作为古装剧的主流有过辉煌的过去,但近些年,古装玄幻剧、古装传奇剧层出不穷,历史正剧却寥若星辰。2020年CCTV-8年度收官大剧《大秦赋》的火爆出圈,如春雨惊雷,激响历史正剧沉寂已久的黄钟大吕,让观众酣畅淋漓的品味了一场中华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大秦赋》中传达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层,一是以服化道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表现,二是用语言台词输出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思想,三是以人物和故事为载体彰显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精神。
服化道往往是最能具象凸显影视作品质感的,于历史正剧而言,观众通过服化道更能直观感受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与氛围。随着《大秦赋》播出,“大秦赋在逃兵马俑”的话题一度在微博和抖音两大新媒体平台上呈鼎沸之状,剧中对秦军将士造型、服饰的极致还原,在有关于秦的影视作品中尚属首次。仅此一项,倒还不足以说明该剧在服化道上用心,颇有历史基础和好奇心的观众就会发现,不论从剧中出现的虎座鸟架鼓、莲鹤方壶、战国齐人形灯、豆、盉、盨等道具,抑或是秦汉女子“红妆翠眉”的妆容,赵国胡服骑射后将士头戴的鹖冠,夯土筑成的城墙,可以拆卸、组装的秦箭……无不体现出先秦时代的美学风格甚至社会生产水平,这些距今久远的器物经由《大秦赋》这部历史正剧呈现到广大观众面前,令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先秦文化之美,不仅具象的体现在青铜饕餮、金鼎铭文上,更沉浸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的韵律中。《大秦赋》通过语言台词输出了大量堪称经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剧中人物对《诗经》、《楚辞》中的名句信口拈来,精准表现人物情感的同时,更让观众对先秦经典的意蕴之美、韵律之美回味无穷。比之《诗经》、《楚辞》的展现,更让人赞叹的是《吕氏春秋》、《商君书》、《韩非子》、《荀子》、《孟子》、《孙子兵法》等带有深沉思辨性的诸子经典在《大秦赋》中交相辉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诸子百家”思想光芒释放出来,这才是作为一部历史正剧的厚重底蕴所在。
《大秦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第三层,便是以人物和故事为载体彰显的华夏精神和中国力量。剧中不仅表现了几代秦王、秦人为秦国富强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凸显了韩非、李牧、项燕等人誓死抗秦的风骨,这些人物身上的精神和品格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的内涵。而在《大秦赋》中最能感染人的,是剧中反复吟唱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诗以极其凝练的语言概括出了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虽历经两千余年,多少历史人物、故事都成过眼烟云,但这“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家国情怀和精神却世代相传,在我们的血脉中涌动着,浸入骨髓。
全面展现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正剧应当担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唯其如此,历史正剧虽屈指可数,但其分量之重、作用之大亦无可替代。《大秦赋》的播出完结,标志着自2006年开启创作的讲述秦国历经百余年变革图强最终完成华夏统一的大秦系列史诗剧正式收官。未来,希望有更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舞人心的历史正剧出现。(张文)
【责编 付亚男】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新华网】碧水蓝天净土 延吉市环保成绩斐然 近几年来过延吉的人都会对那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清新的空气赞叹不已。延吉市更是连续获得了国家文明城、中国最具绿意百强县、中国 ...
- 【中国报道】延吉市上一月度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韩龙玉)根据吉林省延吉市生态环境监测站提供的空气质量分析日报, 2020年12月份31天当中好天达31天, 其中Ⅰ级(优) ...
- 【中国企联网】2020年延吉市企联工作纪实—-围绕大局 服务企业 推动发展 全力开创企联工作新局面 2020年是新的延吉市企联商会成立后工作开局之年。年初以来,延吉市企业联合会、延商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以下简称市企联)在市委、市政 ...
- 【吉林新闻联播】延吉:扩大棚膜经济效应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
- 【网易】延吉迎宾桥临时通车 限速20公里每小时 记者从延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延吉市迎宾桥拆除重建工程经过半年地紧张施工,已于12月15日17时30分实现了临时通车,限速2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