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下,红色基因赋能奶头山村振兴发展
——历史的回响在激荡
2025-06-23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长白山下,莽莽林海,安图县二道白河镇奶头山村如明珠般“镶嵌”其中。这座曾见证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浴血奋战的朝鲜族村落,因红色文化和民俗、冰雪、林下参等文化交相辉映而声名远扬,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走进奶头山村,红色印记触手可及: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遗迹就在路旁,修复后的炮台、纪念碑、战壕等景观见证了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里该根据地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的光辉一页。
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于1935年10月,是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之一。1935年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满地区抗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抗日斗争形势却日趋严峻,开辟新的抗日游击根据地迫在眉睫。同年9月中旬,日伪军开始对东满地区进行秋冬季大“讨伐”。为了冲破敌人的军事“讨伐”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保存对敌斗争实力,10月初,军长王德泰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二团主力等部队撤离了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在山高林密的长白山腹地创建了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日本侵略军慑于日益发展的抗日力量,于1936年1月,以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为主要进攻目标,发动了“冬季大讨伐”。根据地的抗日军民团结一致,同敌人奋战了几昼夜,最终取得了粉碎敌人“冬季大讨伐”的胜利。同年3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部队改编后,根据上级指示向抚松、濛江、临江、长白等地进军,奶头山根据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成为东满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最后一个抗日游击根据地。
作为研究东北抗日斗争史不可或缺的珍贵物证,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先后在1961年、2007年被列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2017年,安图县建设了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纪念馆。
近年来,红色旅游体验日益成为奶头山村的一张闪亮名片。游客们慕名而来,身着抗联服装沿着隐蔽的抗联小路穿梭密林,在模拟战斗中体会“雪地行军”的艰辛,在纪念馆内感悟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更在充满活力与魅力的乡村新貌中聆听红色历史的深沉回响。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
来源:延边新闻网
走进奶头山村,红色印记触手可及: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遗迹就在路旁,修复后的炮台、纪念碑、战壕等景观见证了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里该根据地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的光辉一页。
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于1935年10月,是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之一。1935年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满地区抗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抗日斗争形势却日趋严峻,开辟新的抗日游击根据地迫在眉睫。同年9月中旬,日伪军开始对东满地区进行秋冬季大“讨伐”。为了冲破敌人的军事“讨伐”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保存对敌斗争实力,10月初,军长王德泰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二团主力等部队撤离了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在山高林密的长白山腹地创建了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日本侵略军慑于日益发展的抗日力量,于1936年1月,以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为主要进攻目标,发动了“冬季大讨伐”。根据地的抗日军民团结一致,同敌人奋战了几昼夜,最终取得了粉碎敌人“冬季大讨伐”的胜利。同年3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部队改编后,根据上级指示向抚松、濛江、临江、长白等地进军,奶头山根据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成为东满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最后一个抗日游击根据地。
作为研究东北抗日斗争史不可或缺的珍贵物证,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先后在1961年、2007年被列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2017年,安图县建设了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纪念馆。
近年来,红色旅游体验日益成为奶头山村的一张闪亮名片。游客们慕名而来,身着抗联服装沿着隐蔽的抗联小路穿梭密林,在模拟战斗中体会“雪地行军”的艰辛,在纪念馆内感悟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更在充满活力与魅力的乡村新貌中聆听红色历史的深沉回响。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
来源:延边新闻网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