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湾镇中心村:小小的集市 乡愁记忆 烟火希望

2025-07-31 金洪石 延吉新闻网
  “卖豆腐喽!热乎的豆腐!”“刚摘下的柿子,皮薄肉厚。”“顶花带刺的黄瓜,新鲜好吃。”……
  每到“二七”大集,三道湾镇中心村的大街上便热闹非凡,熟悉的"集味”如期而至。一大早,村民或是推着小车、提着篮子,或是挎着布袋、挑着担子,沿着熟悉的巷道走向集市。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也纷至沓来,只为赶上一场属于乡村的“盛会”。


 
  大集还没开,村道两旁的摊位便摆上了。从自家园子里摘下的新鲜蔬菜,到手工制作的豆腐、咸菜,再到热气腾腾的油炸糕,清香四溢的拌凉皮,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商贩们一边吆喝着招呼顾客,一边热情地介绍货品,集市的热闹气氛让整个村庄都沸腾了起来。




 
  对年长的村民来说,大集日不仅仅是采购的好日子,更是一段生活记忆的延续。村民刘凤兰是村老年协会会长,也是大集的忠实参与者。她说,几十年来,从小姑娘到白发婆婆,大集始终在她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赶集是件大事,能买菜、卖货,还能碰见老熟人,聊几句近况,比啥都亲切。




 
  "二七”大集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为了鼓励农户增收、激活农村经济,三道湾镇设立了“兴农大集”,鼓励村民将自家生产的农副产品带到集市上售卖。起初只有三五个摊位,简单的搭棚摆台,随着参与人数逐年增加,集市内容愈发丰富,慢慢发展成如今村庄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不仅如此,这个乡村集市还成为了乡情传递与邻里交流的重要平台。对年轻人而言,赶大集或许只是一次短暂的逛街,但对村里的老人们而言,赶大集是生活的节奏,是情感的寄托。在集市的某个拐角,说不定就能偶遇多年未见的亲友,交换一句问候,便是最真切的温暖。


 
  如今中心村的大集,不仅延续着经济交流的功能,更承担着传承乡村文化的使命。在这里,“赶大集”早已超越买卖本身,成为一代又一代村民心中挥之不去的乡愁记忆。烟火升腾处,村庄的人情味悄然流淌。这个质朴的大集,正见证着中心村的变化,也映照着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温情与力量。


初审:金洪石
复审:季芳旭
终审:王春荣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新闻 创城 直播 看见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