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街道民昌社区“红引·匠心治”引领社区服务新格局

2025-10-16 旦增珠扎 延吉新闻网
  延吉新闻网10月16日讯(记者 旦增珠扎)新兴街道民昌社区通过系统构建“三大体系”、打造“四大平台”、创新“五化模式”,成功探索出一条以“红引·匠心治”为核心的“专业社工+志愿服务”体系化建设新路径。2025年2月,民昌社区成功入选全国融合试点社区。




  面对多民族融合、老旧小区集中、流动人口多的复杂社情,民昌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首先从制度层面夯实基础。社区建立了“社区党委-志愿服务总站-专业服务队”三级组织架构,整合了43名专业社工、5支特色服务队、2家专业社工组织及28家共建单位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组织网络,并通过“网格微家+执委工作室”实现服务阵地全覆盖。在运行机制上,创新推行“需求征集——项目设计——招募培训——服务实施——评估反馈”五步工作法,实现志愿服务闭环管理。保障方面,通过制定专项管理办法、设立经费、建立“道德银行”积分激励与“公益+商业”兑换机制,确保了服务的可持续性。




  在实践载体方面,社区着力打造了四个功能各异的服务平台。“匠人工坊”聚焦产业发展,开发6大类40款文创产品,助力“妈妈工匠”团队实现人均月增收1200元;“创享空间”提供创业支持,已吸引25名创业者入驻;“文旅驿站”组织志愿者开展早巡2000余次,服务游客超10万人次,成为城市形象窗口;“暖心食堂”采用“市场运营+公益补贴”模式,日均服务老人及新就业群体100人次,并通过“红雁帮帮队”实现居民多个“微心愿”。




  为提升服务专业水准,社区创新实践了“五化”发展模式。通过项目化运作,培育出“红雁助游”等省州级优秀项目;依托专业社工组织研发标准化服务包,开展系统培训,推动服务从“热情”向“专业”转变;建立“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机制,实现年均精准办理民生事项4200余件;通过社会化参与和品牌化打造,形成了“人人愿为、人人可为”的志愿服务氛围。

  这一系统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社区志愿者人数已达1518人,占常住人口的28%,年均开展活动320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10万小时,居民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


初审:旦增珠扎
复审:李军广
终审:王春荣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新闻 创城 直播 看见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