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等18部门联合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2019-01-22 标签: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记者于文静、董峻)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记者21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针对当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方案提出要重点做好“三清一改”:
——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庄农户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柴草杂物、积存垃圾、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河岸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线散落垃圾等,解决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污染问题。
——清理村内塘沟。推动农户节约用水,引导农户规范排放生活污水,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常识,提高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和处理能力。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排水沟等为重点,清理水域漂浮物。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随意丢弃的病死畜禽尸体、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废旧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严格按照规定处置,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规范村庄畜禽散养行为,减少养殖粪污影响村庄环境。
——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广泛宣传教育,建立文明村规民约,引导农民自觉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从源头减少垃圾乱丢乱扔、污水乱泼乱倒等不文明行为。
方案明确了村庄清洁行动的五条行动原则,即坚持县级主抓、多方参与,坚持村为单位、农民主体,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坚持教育引导、移风易俗。
方案明确,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亲自动员、亲自推动;乡镇、村屯党组织书记担任村庄“清洁指挥长”。切实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扎扎实实把村庄清洁行动重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记者21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针对当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方案提出要重点做好“三清一改”:
——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庄农户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柴草杂物、积存垃圾、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河岸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线散落垃圾等,解决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污染问题。
——清理村内塘沟。推动农户节约用水,引导农户规范排放生活污水,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常识,提高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和处理能力。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排水沟等为重点,清理水域漂浮物。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随意丢弃的病死畜禽尸体、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废旧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严格按照规定处置,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规范村庄畜禽散养行为,减少养殖粪污影响村庄环境。
——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广泛宣传教育,建立文明村规民约,引导农民自觉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从源头减少垃圾乱丢乱扔、污水乱泼乱倒等不文明行为。
方案明确了村庄清洁行动的五条行动原则,即坚持县级主抓、多方参与,坚持村为单位、农民主体,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坚持教育引导、移风易俗。
方案明确,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亲自动员、亲自推动;乡镇、村屯党组织书记担任村庄“清洁指挥长”。切实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扎扎实实把村庄清洁行动重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新华网】“新版”延吉公园获市民点赞 延吉人民公园作为延吉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是时代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见证,是繁华城市之中的绿宝石,是人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自2017年 ...
- 【中国新闻网】金寿浩到延吉图们调研并征求意见 1月15日,州委副书记、州长金寿浩带领相关人员到延吉市、图们市就节前安全生产、民生保障、春运及节日市场供应准备工作等情况进行调研 ...
- 【新华网】延吉:无障碍改造 让残疾人生活更便利 2018年年初,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被纳入延吉市31项惠民实事当中。一年来,延吉市共有92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他 ...
- 【快搜吉林】延吉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批发市场专项检查 为进一步规范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秩序,保障春节期间市民的菜篮子安全,近日,延吉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对批发市场进行专项检查。 ...
- 【快搜吉林】秉执初心 聚集民生 延吉民政再加力 2018年,延吉市民政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弱有所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做文章,聚集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基层民主自治 ...